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13370 累計瀏覽人次:6046177 / 星期四 2025/4/10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潛力點範圍:以老七佳為例。七佳舊社石板屋部落位於屏東縣春日鄉境北方石可見山以西海拔高約570公尺處,目前仍有近50 幢完整之石板屋,為原住民族現存石板屋聚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相關出版品
百年森鐵:阿里山鐵道特展專輯

百年森鐵:阿里山鐵道特展專輯

        阿里山森林鐵路自民國1年通車至今已經歷一世紀,時間已為森林鐵路寫下傳奇,而鐵路的興築工法,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本書為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於民國101年舉辦「百年森鐵:阿里山森林鐵道特展」後出版之特輯,內容除了介紹阿里山鐵路發展歷史,尚包括阿里山地質、動植物生態等,以及鐵道機具、鐵...
more
影音專區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

淡水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居住範圍,歷經漢人墾拓,開港通商後成為西洋文化進入臺灣的門戶,西方的宗教、建築、醫療、教育等,皆以淡水為起點擴散至臺灣各 處,尤以建築與人的活動影響深遠。淡水歷史區有很特殊的建...
more
世界遺產
博恩河河曲考古遺址群

博恩河河曲考古遺址群

博恩河河曲考古遺址位於都柏林以北50公里的博恩河北畔,是一座複雜的史前遺址群,包括紐格萊奇墓(Newgrange)、諾斯(Knowth)和道...
古巴東南部最早的咖啡種植園考古景觀

古巴東南部最早的咖啡種植園考古景觀

座落在梅耶斯特拉(the Sierra Maestra)丘陵間的19世紀咖啡種植園遺跡,見證了在不規則土地上進行農業種植的創新形式,清晰地展...
more
非物質‧文化遺產
金屬雕刻的藝術、技藝和實踐(金、銀、銅)

金屬雕刻的藝術、技藝和實踐(金、銀、銅)

金、銀和銅等金屬雕刻是歷史悠久的藝術,包括使用人工切割方式,將文字、符號或圖案呈現在裝飾用、實用、宗教或儀式用的物品表面上。工匠使用不同的工...
波麗露:轉化為歌曲的身分、情感和詩意

波麗露:轉化為歌曲的身分、情感和詩意

波麗露是拉丁美洲情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深植古巴和墨西哥的強烈抒情特色。它是一種文化融合,結合了歐洲詩歌中使用的語言、被奴役之非洲人的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