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漁滬的源起與分布
漁滬(fish weir或tidal weir)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獵構造,根據現有文獻的推測,漁滬的出現,最早可能為石器時代。這類的結構在世界各地的淡水與潮間帶區域均有分佈,其技法有許多種,包括使用各種材質建構成不同形狀的構造物,其功能主要在攔截水流並限制魚類的行動。這種構造物的名稱在西北美洲的海濱稱為weirs、其他地區則有fish traps、tidal traps、kraals、guides、leads、pounds、impoundments、fish fences、fish ponds及其他許多說法。
目前已知有漁滬文化的地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中國大陸、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太平洋諸島、夏威夷、澳洲、紐西蘭、英國、非洲,甚至美國、加拿大都有分佈。由漁滬文化分布的跨國際現象看來,這種原始的漁獵技藝與結構,應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智慧見證,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
二、石滬為漁滬技藝的特殊形式
世界各國的漁滬,其構築材質大多因地制宜,可區分成植物材、石材或人工材質等三大類,而石滬(stone fish weir)為漁滬技藝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因為採用天然的石材或珊瑚礁建構,材料間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僅依素材的形狀斟酌堆砌或小規模修整,故名石滬,在日本稱為石垣或石干見,韓國古時稱為石防簾。通常建構在河海交會口,或海濱潮間帶地區。石滬的建造因為需要抵禦風浪與潮水的變化,因此常堆疊成高約1公尺半或甚至達2公尺以上的圓弧形石牆,並且在末端捲屈成螺旋形,較複雜的則增加一個集魚用的滬房,甚至兩個滬房,並且因應捕魚所需,而發展出滬門、滬梯、滬牙、魚井、狹區…等構造。由於石滬分佈與發展的地區,與南島語族遷徙的路線有高度的重疊,再加上採捕文化與建造形式非常雷同,因此筆者推測石滬文化很可能為南島語族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徵之一,但尚待更多的證據加以支持。
石滬的構造名稱(以澎湖單滬房石滬為例)
三、石滬的建構條件
石滬發展的條件,通常有以下幾個要素:
1.「有建構的材料」:如石材(例如玄武岩、礫石、卵石)或珊瑚礁等,如此才可做為建造石滬的素材;
2.「有足夠的潮差」:如此才可利用漲退潮的原理,吸引魚群進入石滬中而被捕獲;
3.「有強大的風浪」:因為天候差與海浪猛,因此魚群較容易趨入石滬內躲避;
4.「有廣大的礁棚」:因為珊瑚礁淺棚廣大,使魚即使退潮也因滯留潮間帶而受困於石滬中。此外由於有較為堅硬的珊瑚礁岩底質,因此石滬可以建構在礁岩上,而不容易因為潮水流動或沙質流失而影響基礎;
5.「有迴游性魚類」:迴游性魚類因為攝食的需要,會追逐小魚或因採食藻類而進入潮間帶,進而受困於石滬中。數量龐大的洄游性魚類,也是建造石滬的必要條件,如此才有足夠的經濟誘因;
6.「有足夠的人力」:早期機械動力不發達的時代,石滬的石材須配合潮汐以人工搬運至適當的位置堆砌,因此需耗費數年甚至十餘年方竟其功,所以人力是建構石滬的必要條件之一;
7.「有管理的制度」:石滬既然集合眾人之力所建,其收成又受潮汐季節變化而更迭,因此獲益的利潤分配與修繕的責任義務,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縝密分工,成為石滬永續利用的必要機制。
四、澎湖石滬的源起
我國古代漁法據『詩經』記載,當時有網、釣、罟、罭、汕、笱、罶、罩、潛、梁等許多種捕撈技藝。漢代已形成了箔旋類的定置漁具,到了東晉,漁民在松江口創造了一種用「瀘」捕魚的方法,即列竹柵於海邊,利用潮水漲落以攔捕魚類,這種漁法在上海稱為「滬」。唐代長江下游,「滬」是主要的捕魚工具之一。以後「滬」向其他地區發展,方式名稱又有了改變,例如捕捉螃蟹的稱為「蟹籪」,捕捉魚類的稱為「魚籪」…等。明朝初年,朝廷曾下令「片帆寸板不許下海」。清朝以後,嘉靖三十年後倭患起,海禁更嚴。明清兩朝還曾實行遷海,外海島嶼更劃為禁地,「要蕩平房屋,必使島無一人」,否則「殺死勿論」。因此澎湖首座石滬建於何時何處,因年代久遠文獻闕如已不可考。
七美雙心石滬
澎湖石滬的最早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纂的臺灣府志賦役:「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20口…納雜稅」;雍正六年(西元1728年)的清查則增加小滬34口、雍正八年(1730年)又增加小滬半口(文獻中未交待何謂半口),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增加小滬18口;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時,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72口半、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澎湖志略載:「澎湖大滬2口、小滬73口半」;光緒十九年(1893年)林豪編著澎湖廳志:「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76口半」。另據澎湖廳志風俗篇記載:「滬用石碎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圍築石岸,高一、二尺,留缺為門,兩旁豎木柱、掛小網柱上,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出,魚蛤為網所阻。寬者為大滬,狹者為小滬」。由於石滬的建造曠日費時且耗費人力,因此由以上文獻推估,澎湖石滬的建造應更早於西元1696年,迄今已超過30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