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排灣族建築形式有石板建築和茅草屋頂建築兩種形式,大致上以士文溪為分界線,而七佳舊社距士文溪僅一山之隔,在住居建築的表現上承襲母群paumaumaq 的建築風格。因此,本文以排灣族七佳舊社為代表性的聚落,以下描述排灣族石板建築的特色:
(一) 建材部分
1. 石材:
石板建材的取得是一個艱鉅的工程,因為採石場位於石板屋群的下方七佳溪上游溪流處,距離村落約有2 小時的腳程。每次觸摸黝黑的石板腦海中就會浮現先民艱苦的鑿開巨石,費盡千辛萬苦將石板一片一片的從河谷扛上來,內心對先民的毅力與堅韌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也使族民對石板屋文化的堅持信念更深。
石板屋就地取材,從石頭的挑選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一般而言石材以硬度做區分,堅硬不易脆裂的石板稱之為oqalai(硬石),特徵為黝黑重量較重,反光效果強,敲擊聲音清脆,質地細密﹔適合做為祖靈柱、屋頂石板、寢床、正廳地板、前牆隔間板等等。反之石材較易脆裂,色澤較淺、重量輕、敲擊聲音沉重,撫摸時會有碎屑剝落等,這種石材叫做vavaian(軟石),軟石因為質地脆弱,通常是鋪在石板屋中較不常利用的地方為主,例如:灶檯、壘石牆、屋頂石板邊緣等等,或者是當作村道的地上石板,總之石板的利用在七佳部落是充分發揮到創意思考、物盡其用的方式。
2. 木材
木材的選擇亦是一門學問,屋樑是承載屋頂石板的重要角色,因此在樹材的選擇上得經過精挑細選才行,茄苳樹、牛樟樹、櫸樹、烏心石、檜木、楠木等在1979年林務局尚未伐木造林前,盡是隨處可得的建材,但是經過造林之後,原始樹林一片一片的倒下來,因此老七佳石板屋目前僅存的屋樑大部分都是歷經百年的建材,保存的非常好。在當時建造一棟石板屋,除了石材的蒐集、整理、開採之外,木料的找尋、砍伐、搬運、切割與上架等,在環境與物力的極度缺乏之下,先民憑藉雙手與智慧,將所需的木質建材一吋一吋的拖回部落,當然全村村民的協助亦是代表排灣族人團結的象徵。
(二) 結構分析
1. 整體描述
石板屋的結構是以承重石牆為主系統,以樑柱為副系統。正面璧體(tseleb)是以板岩植立而成,側牆則由頁岩石板疊砌而成約有60至90公分寬,排灣族語稱為「ubu」。屋頂(qaliu)為雙坡式石板葺成,坡前長坡後短,分別面向前庭及後側山壁,整體屋架由簷桁(sasuayan)、樑(siyangan)、椽板(vali)、板岩(qatsilai)構成。雙坡硬山頂形式,前坡屋頂較後坡屋頂長,比例約3:2。屋頂以木質椽板鋪底,在由大而小、由下而上的順序舖設石板,其間並無任何接著劑或固定器固定。屋脊部分因石板較小容易被風雨吹落移動,以竹條旱溪白石加壓固定之。取溪白石因為在黝黑的石板襯托下,更顯潔白美觀,尤其傳統爭戰不斷,敵人遠看部落屋頂之溪白石猶如頭骨羅列其上,心生畏懼不敢欲越雷池。
2. 承重系統
承重系統主要以兩側石砌牆為主要的承重結構,中脊樑由祖靈柱支撐,全屋共使用七枝橫樑,屋外前簷有扣住支撐石板屋前傾的力量。日治時代引進三角木椼架tjakela,輔助側牆承重的力量。
3. 排水系統
屋側牆若無鄰屋,則需要在牆上鋪排鋪頂斜坡平行之石板,主要目的為天雨時,雨水可順石板流下,阻擋其進入屋內,並減少屋側牆遭水的侵害而崩塌。
4. 施工方式
石板屋為排灣族傳統之建築風格,其建材多為頁岩石板,其次是木材。先民篳路藍縷,築屋為艱。從徵詢頭目的許可到土地的取得,此一階段必須誠惶誠恐卑躬屈膝,為求頭目賜予土地供築屋,委曲求全。待土地擁有之後,開挖、整地、搬石、挖土的粗工就要等到農閒時以換工的方式與族人合力完成或是獨力慢慢的做完。
(三) 空間利用
1. 室外空間
七佳舊社每戶住家前都設有大小不一的前庭(katsasavan),前庭的功能是給家人或客人休息的地方。直到今日,七佳舊社仍舊可看到長住部落的居民坐在前庭石板椅上聊天。因為家屋依山而建,有時前庭的盡頭就是山坡,其下就是下面一戶的屋頂,人和人之間往來容易,人際關係的交織網路是密切的。舊社中較大的家屋前庭外還有平臺,尤其是頭目家族的平臺非常寬廣,昔日是頭目發號施令,召集部落村民集會的地方,或是舉行豐年祭、五年祭祭儀的地方。傳統家屋在平臺上還建有干欄式穀倉(qubao),可以堆積收穫的小米、芋頭等產品。祖靈屋是頭目階級專有的附屬設施,仿造石板屋的構造,祖靈屋相傳是開基頭目建立家屋時最先開挖的地點叫做:『tsinektsekan』,意思為:「插矛矢的地方」。在豐年祭與五年祭的祭典上都是從祖靈屋開始祭祀。
傳統部落生活單調,在野外如果找到蜂窩,通常將整巢蜜蜂摘除,帶回與族人分享,如果找到完整的蜂巢,就會將樹幹鋸下,帶回家屋的屋簷下,讓蜜蜂繼續在原有的蜂巢中生活。七佳舊社中的(tjavetseqat)簷下仍保存完整的蜂巢,但是僅留下中空的樹幹而已。正像是說明七佳舊社人去屋空的殘破景象。
2. 室內空間
主屋的平面多呈矩形,橫面較長、縱深較短。主屋的門多位於前牆左側或右側,室內空間劃分為前室(tara)、寢室(qaqarngan)、起居室(kasintan)、儲藏空間(babunemangan)、衛生兼豬舍(qatsan)等四部分。進門的左側(或右側)為寢室(qaqarngan)和前室(tara),通過玄關進入房屋的正中間即起居空間(kasintan),在靠近側牆部份為廚房間用膳的地方(kakesan 或qavuqavuwan),這地方有爐灶、其上搭建置物棚架,放置飲食器具。從起居室到廚房這個大空間是家人生活的重心,強調的是家人一起生活的親暱感與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