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背倚大屯山,居新北市西北端,隔淡水河與八里相望,境內是由大屯火山陸續噴發,熔岩向四周流竄,形成一條條低緩的餘坡,在淡水境內分成五條如手指般的丘陵,俗稱「五虎崗」,直逼淡水河岸,具制高點的優勢,又由於淡水河沿岸的平地狹小,漢人的街市和洋人的教堂、學校便往山丘和谷地發展,形成富有變化的河港山城。
淡水和竹圍間的區域是由水筆仔、彈塗魚、招潮蟹、水鳥等構成的典型河口生態系,據初步調查,區域內之動物,主要棲息在紅樹林中,本區之動物族群中,以螃蟹最具特色。在竹圍紅樹林中,螃蟹有30多種。其中招潮蟹數量最多,外型奇特的彈塗魚,頭像青蛙、身體卻像鱔魚,除可在水中游泳,在泥灘上匍匐前進,也能夠彈跳,甚至會爬樹。每年春、秋兩季是水鳥遷移的季節,南來北往的候鳥在紅樹林休息、覓食,有些便留駐過冬,這些水鳥以鷺鷥類、鷸類為主。
淡水此一河口生態系,在植物資源方面,因水質鹽度呈週期性變化,以水筆仔為主要樹種,水筆仔是紅樹科加藤樹屬的常綠喬木,基部膨大成板根,基幹又長出許多氣根成支持根,為胎生植物,具固土、防溯、護土等功能。也因此能克服困境,繁衍出越來越茂密的樹林,竹圍的河口沼澤地為世界最大的水筆仔純林,走進其中,尚可看見各種螃蟹、水鳥和彈塗魚棲息其間,是一處豐富的生態觀察教室。
淡水地區目前有33處古蹟與歷史建築,從淡水捷運站至滬尾礮臺短短一公里內,即涵蓋其中28處。沿海第一線是經商的海關、洋行及海防的碼頭、機場(海關碼頭、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及淡水水上機場);之後山坡上有戍衛的紅毛城(含前清英國領事官邸)、滬尾礮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及馬偕故居等,最後面則是理學堂大書院、淡水女學校及婦學堂等教育中心,呈現出殖民時期不同勢力的分布。
紅毛城--1642年,荷蘭驅逐西班牙後,重建聖多明哥城,荷人採用歐洲「城堡」形式。城牆內層用磚砌,外層以大石頭堆疊而成,可承受炮火攻擊,門窗極小,表現軍事城堡的封閉性。位在紅毛城東側有一領事館官邸,是一棟紅磚、拱廊的洋樓建築,由英國人設計,中國匠師使用廈門紅磚施工建成,外觀的圓拱迴廊屬於一種流行於19世紀的「殖民樣式」。此一建築形式非常適合淡水溼熱、多雨的氣候,從官邸可遠眺觀音山及淡水河景,環境極佳。
紅毛城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淡水開港後,各國商船紛紛前來,1861年,清廷派道員區天民到淡水設立海關掌管各項事務,目前位於淡水國中前之白色洋樓,是稅務司的宿舍,於1875年開始興建,現物為1930年代重建,為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有獨立屋身,周圍有迴廊,紅磚為主要結構,建築物表面施以白灰、高臺基、斜屋頂、底部開氣窗,淡水居民稱其為「小白宮」。
海關碼頭--現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位於淡水紅毛城下坡的低矮平台上,視野良好,可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淡水海關碼頭在臺灣近代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地位。兩百公尺的淺水碼頭,觀音石交丁相砌而成,工法精純,以及兩座歷史悠久的港務倉庫,已成淡水港埠時代的見證物。
滬尾偕醫館--1844年,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牧師出生於英屬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 1872年乘輪船到達淡水,開始傳教工作。馬偕抵淡水後,在其所租寓所為人診療、供應西藥,當時民眾為瘧疾所苦,馬偕博士的奎寧水(quinine)特效藥大受歡迎,求診者與日俱增,1873年,便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1879年,馬偕博士獲一位同姓馬偕的美籍船長遺孀捐款2,500美元資助,於今日淡水馬偕街建新診所,命名「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遺孀義舉,此館在建築上表現出中西合璧特色,有中式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拱型門窗,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是臺灣西醫之發祥地。
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1880年底,馬偕牧師回到加拿大,應邀在各地演講,報告在臺灣宣教經歷。馬偕特別提議在淡水設立學校,以培養教會和社會所需人才,此事立刻獲得牛津郡居民的響應,捐錢讓他回臺建校。馬偕回臺後,在今淡水中學西側購置土地,由福建購入磚瓦建材,親自設計監工。1882年7月這座紅磚建築落成啟用,命名「理學堂大書院」,英文以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稱之,為的是紀念加拿大牛津郡鄉親的盛情美意。在建築上,處處顯現中西合璧的色彩,反映出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列為國定古蹟。
淡水牛津學堂
淡江中學--淡江中學創辦於1914年,原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培養中學生的教會學校。其校園特色主要是由一系列殖民樣式的建築物所構成,至今仍維持百年來的風貌。校園內有:「淡水女學校」(Tamsui Girl's School;1884)、「婦學堂」(Women's School;1910)、「八角塔」、「馬偕墓園」、與「外僑墓園」等,都是極富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的建築,其中又以「八角塔」最為有名。八角塔完成於1925年,運用紅磚、臺灣瓦和釉花磚等臺灣地方性建材,在這座近似三合院的建築中,融合中西不同的表現手法,是日治初期傳教士設計的作品中極出色的一座。
淡江中學輔頂鐘聲
比較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和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淡水背後有大屯山作為屏障,處東北季風的背風面,風速比較小,利於船隻停泊,所在位置又是河流的凹岸處,水比較深,可以停靠較大的船隻,淡水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因此,當17世紀,歐洲海權國家興起,紛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時,荷蘭與西班牙人先後來到臺灣,分別佔領南部(臺南)與北部(淡水)。1629年,西班牙人將淡水視為航運中繼站與搜括物資的殖民地,其所建之聖多明哥城(Fort San Domingo)是軍事要塞,也是統治平埔族和漢人的中心。為了傳教,西班牙人在淡水建教堂,並以淡水為基地,其統治12年後,被荷蘭擊潰,荷人為鞏固統治採用歐洲「城堡」形式,將聖多明哥城改建為堅固的安東尼堡(Fort Antonio)。淡水成為臺灣物產輸荷的重要港口。
19世紀末,清廷積弱不振,英法聯軍之役後,淡水開港通商,歐洲各國商船紛紛前來,淡水儼然成為國際商港,今日淡水三民街至紅毛城間之河濱與山崗地區,碼頭、商行、教堂、學校、官邸、洋樓林立,可想像其當年商業的興盛及受西洋文化影響的深遠,就臺灣過往的歷史而言,淡水曾有的生命力,毋寧是一非常特殊的境遇,此一歷史記憶值得好好保存。
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位於菲律賓呂宋島的巴奧艾、聖瑪利亞、馬尼拉以及班乃島的米亞高等地,在1993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菲律賓因被西班牙殖民統治300年,因此,其文化受西班牙的影響很大,然而,此地的教堂並非原封不動地仿西班牙模式,而是採用長方平面,既無側廊也無交叉廊的結構。這些設計加上堅固的備用牆壁、天棚低矮的身廊,成為菲律賓教堂的特徵。
以呂宋島北部伊羅戈省的巴奧艾教堂建築為例,這裡的聖奧古斯丁大教堂用珊瑚和磚頭修築的牆壁厚1.7公尺,備用牆壁高出外壁5公尺,頂部築有小塔。表現出的建築形式,是西班牙與菲律賓的混合體。將淡水歷史建築群與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相較,建築群雖同受殖民風格的影響,但皆非原封不動的移植,而是因應當地建材,而產生的不同建築風格。
淡水建築群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串聯淡水整個殖民歷史,從西荷佔領、漢人墾拓、開港通商與日本統治,淡水的歷史建築呈現多元風格,紀錄淡水歷史的發展歷程。其獨具一格的特色,似乎比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精采豐富,具登錄成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