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
* 首頁 * 網站導覽 *

Questions and Answers

問與答Q&A

常見搜尋
關鍵字
目前瀏覽: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秘書處(The Secretaria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所長 Mr.Francesco Bandarin 2000年9月20日上任迄今 專長領域為建築.都市計劃 威尼斯出身)為了履行與世界遺產公約活動相關的秘書處業務,於1992年設於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部。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架構而言,則隸屬文化中心。

除大會(General Assembly of States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世界遺產常務理事會(Bureau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外,在申請登錄世界遺產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供締約國(State Parties)各種建議及技術協助之需要、對世界遺產保護情形及緊急狀況採取適當回應、管理世界遺產基金、舉行技術研習會或工作營、更新世界遺產名單及相關資料、舉辦世界遺產推行廣活動等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由多國籍工作人員組成。除所長、副所長之外,分別擔任自然遺產與文化景觀、文化遺產(亞洲、太平洋、非洲、阿拉伯諸國、拉丁美洲、加勒比海諸國、歐洲、北美)、青年世界遺產教育企劃、出版、宣傳、電子網站、世界遺產資訊網路(WHIN)、媒體企劃等等工作。
 

 

參考資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7place de Fontenoy 75352 Paris 07 SP France
  電話:33-1-45681889 傳真 33-1-45685570
  電子郵件地址: wh-info@unesco.org
  網址:http://www.unesco.org/whc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各國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s在日本稱日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誼會(UNESCO Clubs)、政府間機關(Inter Governmental Oranizations (IGOs))、非政府組織(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s))、常駐代表(Permanent Delegations)、議會人(Parliamentarians)、其他(Other Partners)形成合作關係。

其中非政府機關以民間及市民團體為中心,主要進行國際活動的民間國際合作組織(非政府組織NGO)有國際特赦組織、國際大學協會(IAU)、國際博物館協議會(ICOM)、國際演劇會議(ITI)、國際工學團體聯盟(UATI)、Sahara and Sahel Observatory(OSS)等等。依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關係將NGO分類為A、B、C三種項目。

而與世界遺產委員會相關的則與後述之國際紀念物遺址會議(ICOMOS)、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研究國際中心(ICCROM)等諮詢團體(Advisory Bodies)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    

參考資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UNESCO URL://www.unesco.org/general/eng/partners

ICOMOS是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之簡稱。以保存、修復人類遺址或建築物等文化資產為目的。為1964年威尼斯紀念物遺址保存修復憲章(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決議於1965年在巴黎本部所設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透過107個國家在大學、研究機關、行政機關、工程顧問公司就職約6600位跨建築、都市計畫、考古學、歷史、藝術、行政、技術等專業者的世界網路,進行被推薦登錄文化遺產地區之專業評估及將已登錄為世界遺產者的保護狀況向世界遺產委員會報告。


參考資料
*ICOMO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45-51 rue de la Federatttion-75015 PARIS-FRANCE
  Tel:+33(0)1.45.67.67.70   Fax:+33(0)1.45.66.06.22
  http://www.icomos.org

ICCROM(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是研究文化資產保存及修復的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研究國際中心。其業務包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單登錄地區,從有形文化財到無形文化財,就所有文化遺產保存提出專業的建議、為提昇修復作業水準進行調查研究、研習、技術者培育、協助相關機構或專業者、舉辦各種工作營、媒體宣傳等等,共有100個國家加盟,是世界先端保存機關,也是擁有101個準會員的國際組織。1956年在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會中因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及保存日益關心,因此決議設立此國際性組織。並於1959年在羅馬正式成立。一般通稱羅馬中心。

 

參考資料
*ICCROM 13,Via di San Michele I-00153 Rome,Italy 電話001 39 06 585531  傳真:001 39 06 58553349
  http://www.iccrom.org

WHIN(World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 是世界遺產資訊網絡,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及ICOMOS、IUCN、ICCROM等三個諮詢組織、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及世界遺產管理者等所組成的資訊中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導,並與世界遺產地(World Heritage Sites)的網站連結。

要參加WHIN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與規定。為求世界遺產產地間資訊交換與溝通交流順暢,可以英文、法及及當地語言公開相關資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全球資訊網中,雖有世界遺產登錄物件的名稱、國名、以經緯度及行政區域表示所在地、登錄年度、登錄標準、登錄時世界委員會的報告內容、簡介、相關照片等介紹,但若想要知道更詳盡的資料,則可從WHIN連結的相關網站中查詢,相當方便有效。

不過,隨著地區、國家的不同,有些網際網路等訊息交流環境尚未完善,致產生資訊落差(Digital Divide),需要加以支援及協助。


參考資料
*WHIN
 URL://www.unesco.org/whc/whin/
 Email:whin@unesco.org

WCMC是管理世界自然遺產資料庫的世界遺產保護監測中心。WCMC的設立起是1979年IUCN為監測有絶種危機者,遂在英國劍穚設立辦事處;1988年INCN、世界最大自然保護團體的WWF(世界自然保護基金)及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聯合國環境計畫) 等為一起推動世界環境保策略的共同計畫,因而成立非營利獨立法人的世界遺自然保護監測中心。2002年起在INCN、WWF及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改隸UNEP。WCMC(世界保護監測中心)擁有全球性保護物種及生態系之相關資訊。與世界遺產相關自然遺產方面,以National site datasheet from WCMC收集國名、物件名稱、INCN列管項目、地理、歷史、面積、土地所有者、高度、氣候、動植物相、保全管理、保護價值、管理情況、工作人員、預算、地址等資料,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網站連結公開相關資訊


參考資料
*UNEP 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
 219 Huntingdon Road Cambridge CB3 0DL United Kingdom
 電話:001 44 1223 277314 傳真 001 441223 277136
 URL http://www.wcmc.org.uk/index.html
 Email: info@wcmc.org.uk

1頁/ 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