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246 累計瀏覽人次:5556075 / 2025年1月14日星期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
文化遺產名錄
最急需保護的
社會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概況

維護非物質文化的觀念與時俱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追求文化多樣性,持續尊重人類的創造力,於2006年生效。

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由簽署2003年公約的締約國提名,經UNESCO轄下之委員會審查、列名。2009年,在阿布達比大會中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遺產名錄,截至2022年止,共有677項,分列三種名單:

  1.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整合了2008年以前的90項「人類口述和無形遺產代表作」,目前累計共568項。此名單是指各社區、群體或個人視為文化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與文化展現。
  2.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有76項在社區或團體努力之下仍受到極大威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締約國承諾採取具體的保護措施,並有資格獲取國際財務援助。
  3. 「最急需保護的社會實踐」: 共33項,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公約原則和目標的範例,希望藉此提高公眾對保護無形遺產的認識。

根據2003年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5類:

  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與「世界遺產」的關係

「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非「世界遺產」的一類。

二者分別屬於UNESCO兩項不同的計畫,無論是對象、種類、體系、公約與審查機制,皆大大不同,逕渭分明,外界往往混淆而論。然而值得大家共同重視的是,無論是1154個實體有形的「世界遺產」,或是629項道藝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者文化價值皆卓越顯著,人類皆有保存、維續與傳承給下一世代的責任與義務。

何謂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或日本、韓國的「無形文化財」,它是人類文化遺產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特定民族、群體或地域的歷史、文化傳統、生活方式及美學。

然而隨著現代化、全球化的影響,世界各國在政治、經貿上緊密依存,加速了各種文化的融合與蛻變,但同時卻也導致更多弱勢文化處於被覆蓋、甚至瀕臨消逝的狀態。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無形且又依賴人們世代相傳的特性,處境尤為艱難。

自20世紀70年代以降,對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逐漸成為一項國際性議題,經過數十年的醞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終於2003年通過、2006年正式生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提出須從「人類文化遺產」的視野,重新面對及思索己身的傳統文化價值,以及如何守護、傳承、保存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課題。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定義為:「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務、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歷史的互動中,不斷地被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及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社區、群體和個人之間互相尊重的需要,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按上述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表現形式」包括:

  1. 口述傳統和表現形式;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此外,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物件」與「文化場所」(cultural space)則不應單獨地被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最新非物質文化遺產
*

日本使用米麴菌釀造清酒的傳統知識與...

清酒是一種由穀物與水釀製的酒精性飲料並深植於日本文化。工匠使用麴菌將原料中的澱粉轉化為糖分,並密切監...
*

傳統黎族紡織技術:紡紗、染色、織布...

中國海南省黎族婦女運用包括紡紗、染色、織布和刺繡的傳統黎族紡織技術,將棉、麻與其他纖維製成服飾和其他...
*
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名錄
賽夏族矮靈祭 賽夏族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支,分為南北兩群,北賽夏分佈在新竹縣...
王爺信仰 王爺信仰由明清時閩粵移民攜帶香火傳入臺灣,部份地區會任由送王...
媽祖信仰 媽祖相傳為宋代時生於今日福建省莆田縣湄洲嶼的女性,姓林名默,...
*
熱門瀏覽
*

手工業行會,知識傳承...

法國手工業行會體系是一種獨特的知識傳承方式,包含了與石材、木...
*

伊斯特利亞音階的雙聲...

在克羅埃西亞西部的伊斯特利亞半島上,克羅埃西亞、伊斯特羅馬尼...
*

辛伊城的騎士錦標賽

「辛伊斯卡阿卡」(the Sinjska Aka)是辛伊城(...
*

邁基石面具儀式

邁基石面具儀式是一種八到十二歲的男孩成年禮,在「木堪達」(m...
*

Terchová的音...

位於斯洛伐克西北部的Terchová,村因其集體...
*

克羅埃西亞東部的貝恰...

貝恰樂茲是深植在克羅埃西亞東部斯拉弗尼亞、巴蘭尼亞、斯里傑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