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世界記憶

About Memory of the World

世界記憶介紹

世界記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頒佈了世界記憶計畫。該計畫的原始動力,來自日益體認到文獻遺產的保存與利用,在世界各地都面臨了危急狀態。戰爭與社會動亂,加上資源的嚴重短缺,讓已然存在數百年的問題更形惡化。世界各地的重要收藏歷經了各種厄運,包括掠奪與散失、非法交易、人為破壞、防護設施與經費不足,在在對此危機產生了催化作用。有些文獻遺產已永遠消失;更多的是處境岌岌可危。值得慶幸的是,下落不明的文獻遺產,有時會意外地重現於世。
1993年,世界記憶計畫國際顧問委員會(IAC)首次於波蘭普圖斯克召開,會中擬定一個行動計畫,確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協調者與催化劑的角色,向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基金會進行宣導,並為日後執行該計畫而培養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成立了技術與行銷兩個小組委員會。繼而與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簽約,由其著手為該計畫編寫「通用指南」,並由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及國際檔案理事會(ICA)共同編纂一份圖書及檔案館藏無法復原的受損清單。透過各國家委員會的協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訂了一份瀕危圖書館與檔案館典藏清單及一份國家電影遺產世界名錄。
在此同時,一系列運用現代科技將原始文獻遺產複製在其它媒材上的前導計畫,也開始推展(包括諸如歐洲各族群溯源的「13世紀拉齊維烏家族(Radzivill)記事」光碟,以及由七個拉丁美洲國家共襄盛舉的報紙微縮計畫「拉丁美洲的記憶」等)。這些專案不僅增加了這些文獻遺產被運用的機會,且有助於遺產的保存。
此後,世界記憶國際顧問委員會每兩年開會一次。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經成立了若干世界記憶國家委員會。
首見於1995年制訂的「通用手冊」之「世界記憶名錄」,就某些方面而言,是世界記憶計畫中公共可見度最高的面向;而在後續世界記憶國際顧問委員會會議中獲得批准登冊的項目逐次增加,「世界記憶名錄」的內容也益見豐富。

Taiwan National Directory

臺灣國家名錄

2018 年

臺灣「慰安婦」及其人權運動文獻

財團法人臺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提報單位:財團法人臺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保管單位:財團法人臺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登錄年代:2018
   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實施「慰安婦」制度,由官方強迫婦女充當日軍性奴隸,臺灣亦受其害。由於相關公文資料留存有限,受害女性在社會文化壓力下長期禁聲,遲至1990年代才陸續有受害者公開揭露此事。
    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確認出其中59位倖存者,除長期展開身心治療工作,亦要求日本對「慰安婦」一事公開謝罪及賠償。多年來透過各種文化展演,包含保存慰安婦記憶及其生命史相關文獻,以及推動慰安婦人權運動的圖文影像資料等,致力將「慰安婦」所象徵的戰爭性暴力,從個人受害的記憶轉化成人權運動的集體記憶,並作為國家機器在戰爭扭曲下,以暴力侵害人權的永恆見證。

財團法人臺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2022 年

新港奉天宮匾聯、牌位、紙質、織品與禮器等文物收藏

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提報單位: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保管單位: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登錄年代:2022
   古笨港為諸羅縣重要港口,漳州移民聚居之笨南港,受林爽文事件及洪患衝擊而遷至麻園寮稱新笨南港,後又簡稱為新港,扼守在縣城與笨港之間,新港奉天宮為支持聚落發展的信仰支柱,現存匾聯、牌位、紙質、織品與禮器等文物與宗教活動均可見之。
   據據傳奉天宮媽祖原為留駐笨港的船仔媽,隨漳州移民輾轉遷至新港,由王得祿捐資建廟,成為笨港媽祖系統的重鎮。清代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便將北港朝天宮與新港奉天宮同視為笨港媽香火的繼承者,而日治時期日本臨濟宗大本山妙心寺亦選定新港奉天宮為發送「今上天皇陛下聖壽萬歲」牌對象之一。
   臺灣媽祖信仰以長途進香聞名,無論是彰化南瑤宮或大甲鎮瀾宮,其進香的時代記憶或結構轉變,新港奉天宮均扮演關鍵角色,對於建構笨港媽祖信仰記憶脈絡的多樣性及雲嘉區域發展皆為重要根源。

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2018 年

臺灣總督府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提報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保管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登錄年代:2018
    臺灣總督府檔案主要為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保管之歸檔公文,係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1895-1945)五十年第一手紀錄,共13,146卷。
本全宗檔案包含「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及土地調查用各項簿冊」、「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文書」、「土木局公文類纂」、「糖務局公文類纂」、「舊縣公文類纂」、「國庫補助永久保存書類」、「臺灣施行法規類」及「文書處理用登記簿」等公文書。
    內容涵蓋法律、制度、外事、衛生、土地、戶籍、宗教、軍事、警察、產業、經濟、財稅、會計、司法、教育、交通、土木工程、族群等領域的官方資料,可謂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歷史及瞭解日後臺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史料。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22 年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提報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保管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登錄年代:2022
   臺灣總督府為處理臺灣衛生保健、民生必需、產業發展以及財政收支,自1897年起開始實施專賣制度,陸續納入了鴉片、食鹽、樟腦、菸草、酒、啤酒、無水酒精、火柴、度量衡、石油及肥料等11項專賣物資。
   專賣檔案圖表豐富,內容可概分:各項專賣產品之製造、加工、販賣相關檔案及統計報表等;總督府專賣局行政業務相關的庶務、會計、人事履歷、資源統制,以及專賣事業概況書與報告書等相關檔案;收發件名簿、送付簿、公文類纂總目及類別目錄、出勤簿、甲乙丙補助簿之雜項簿冊書類。
   檔案內容還有臺灣人口統計、風俗民情、氣候概況、海流潮汐等資料、臺灣各地及海外與專賣事業有關狀況調查彙整等,可見專賣事業深入臺灣民間生活,也是政府穩定、壟斷和控制臺灣原漢族群生存資源的方式,並涉及海外採購及商貿等業務,攸關民間生計與經濟發展,具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22 年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行政院會議議事紀錄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提報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保管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登錄年代:2022
   中華民國臺灣現今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院體制,乃源自1928年中國國民黨在「訓政時期」,依孫文理論所建立的五院制,行政院為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院會議議事紀錄》詳細記載每次行政院會議召開時間、地點、與會與列席人員,以及各項議案核心問題、討論意見與最終決議結果。
   本案包括我國自1928年起,黃金建設十年階段的行政事務發展及重要建設之籌劃與決策;1937年開始全面對日抗戰,行政院進入戰時組織調整和因應;1945年行政機關於戰後復原等,可謂訓政時期的全面紀錄,特別是對日戰爭、結盟英美、行憲推動、接收台灣施行之政制等,都涉及到國內外局勢變化。
   雖我國行憲後,又因國共戰爭導致國府遷臺等時空變化實施憲政改革,然訓政時期的行政院決策仍有其延續性,因此這批紀錄遺產得以見證行政院組織運作脈絡及其在中華民國國務發展的重要性。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2022 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文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

提報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
保管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
登錄年代:202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直是臺灣社會不可忽視的積極角色,其保存之史料更對臺灣歷史發展與重要事件,補足諸多細節與觀點。回溯歷史洪流,臺灣從清帝國邊疆開始進入世界體系版圖,到面對戰後的本土化與民主化過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均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教會的歷史文獻經由整理與分析,能從文字紀錄窺知信徒的信仰形貌、宗教行為及生活實踐。而這些文獻,不僅記錄該組織的發展,同時也是臺灣近現代史的「縮時攝影」。透過教會的議事錄、信徒名冊等資料,如同從旁側記臺灣社會近百年來的變化。
   探討教會內部關係和問題處理歷程,可見教會生活和社會法制、人際網絡之間的連動;更見證基督徒在臺灣政治、外交、社會、經濟、教育、文化、醫療等各個面向,均成為臺灣集體記憶的重要內容,為臺灣各階段樣貌的形塑,提供更加多元的視角、觀察與認識。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
非物質文化遺產
*
*
worldmap
關於世界記憶
詳細內容
*
none none 歐洲與北美洲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非洲 阿拉伯地區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