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3562 累計瀏覽人次:5414966 /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世界記憶

埃及 - 埃及國家圖書館(Dar Al-Kutub)手稿
Egypt - Dar Al-Kutub Manuscripts

1870年落成的埃及國家圖書館,是中東第一個國家圖書館。由於瑞法-埃爾-塔塔威(Refa'a Al-Tahtawi,1801-1872)的建議,在阿里•穆巴拉克(Ali Mubarak,教育部長)的監督下興建完成。 該館於1870年9月24日開幕,所典藏的珍貴書籍與手稿是從各處蒐集而來,同時包括許多幾何工具與地圖。最初在開羅Darb Al-Djamamiz的穆斯塔法•法德勒宮進行活動。後來,館藏數量及參觀人數日益增加。為了容納包括學者、教授、文人雅士及學生在內的訪客,故在Bab Al-Khalq新建大樓,於1899年動土,1904年正式啓用。館藏包括手稿與書籍,共有5萬4千卷。 隨後的大半個世紀裡,埃及國家圖書館的收藏不斷增加,也超出Bab Al-Khalq新大樓的容納量,故在開羅沿尼羅河建造一幢現代大樓,於1971年將大部分館藏包括手稿,都遷移到這座新館。 手稿收藏 埃及國家圖書館的手稿收藏確實是國家寶藏,因為它反映出阿拉伯及伊斯蘭文化的燦爛輝煌。 1870年,典藏由可蘭經手抄本,以及蒐自清真寺,政府機關、珍藏室捐贈的各種阿拉伯、波斯、及土耳其手稿所組成。之後,該館收到大量私人藏書室所有人的捐贈,其中最重要的是Al-Khazana Al-Zakeya的珍藏,其命名與艾哈邁德.扎基巴夏(Ahmad Zaki Pasha,埃及古文字學家)相關,以及Al-Taymureya藏書,其命名與受尊崇的學者作家艾哈邁德•陶菲克•帕夏(Ahmad Taymur Pasha)相關。因此,埃及國家圖書館成為埃及最大的阿拉伯文手稿中心,其收藏補足了阿茲哈爾、開羅大學、亞歷山大、曼蘇拉、坦塔、達米埃塔、西奈半島、及上埃及城市等圖書館所保存的手稿。以上總計約十萬卷手稿,將埃及置身於知識與文化領域的尊貴地位。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計畫的架構下,區域資訊科技與軟體工程中心(RITSEC)開發出一張光碟,標題為「埃及國家圖書館手稿--阿拉伯對世界科學遺產之貢獻」。 此光碟包含阿拉伯人表現優異的最重要科學之簡介,即數學、天文學、醫學、工程學、藥理學、化學及力學,亦列出最傑出的阿拉伯科學家及其貢獻與手稿的參考書目。

●國家:埃及

© 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