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53年,波蘭首都華沙的重建是建築師、保護者、藝術家和工人的傑出成就,同時也是有意義的社會現象。由於重建,華沙這座在納粹佔領時期因意識形態和政治原因註定要消失和遭受計劃性破壞的城市,成為了「無敵城市」的象徵。
它還顯示了遺產對於塑造社會身份的重要性,為古蹟保護創造了新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講,華沙的重建成為一個不斷討論的先例。時至今日,當許多國家在採取類似行動時,華沙的重建對他們的決定仍具影響力。
保留在華沙首都國家檔案館的「華沙重建辦公室檔案」(BOS檔案館)見證了這座城市從幾乎完全毀滅到重建的過程。
它包含了一系列文件,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華沙重建和城市破壞的情況,包括1939年的戰爭、1943年春季蓋世太保的破壞和1944年8月至9月的華沙起義,以及德國的特種部隊在1944年10月至12月期間對這座城市有意的燒毀和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