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地圖上確切位置與地理座標):卑南遺址位於臺東市南王里,東南距臺東市中心約5、6公里,座落在卑南山東南端山麓,卑南大溪的河階面上,東北遙望都蘭山,佔地廣闊。
潛力點範圍:卑南遺址是臺灣地區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總面積約估為80公頃,重要部分至少有20-30公頃。緩衝區應涵括卑南大溪、卑南山及卑南文化人的聖山-都蘭山。
臺東縱谷是一個大斷層,西邊屬大陸板塊,中央山脈高峰林立;東邊屬於海洋板塊,地質和大陸板塊完全不同,主要由海底火山、珊瑚礁及海底的沉積物組成。海岸山脈南端的卑南山礫岩與利吉泥岩,隔卑南大溪相望,地質上,兩個岩層均為臺灣板塊構造運動的證據。
卑南山海拔411公尺,山上有很多裸露的露頭岩層都是卑南礫岩,為板塊擠壓時,中央山脈急速上升,河流強烈侵蝕、搬運與快速堆積而成,並受地殼抬升作用形成卑南山臺地。利吉泥岩則是弧前盆地內的深海沉積,是因板塊擠壓造成大陸斜坡物質崩落形成的傾瀉層,因此,利吉泥岩中含有許多外來岩塊。在地形上,兩者皆隸屬於花東縱谷地形區,因岩層特性而發育成的特殊惡地地形,為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重要的地景資源。
卑南文化人的聚落依山傍水,背倚卑南山,前傍卑南大溪。聚落的南方則是水草豐饒的臺東沖積三角洲平原,由卑南墓葬區內,1,500多具石棺的長軸皆呈北至北北東—南南西至南的方向,此一「帶狀分布」特色與地面上的建築布局來看,卑南聚落房屋的門可能是朝東東南方,即卑南大溪,流入太平洋方向。
卑南大溪自池上沿臺東縱谷南流,一路匯集中央山脈東坡的各支流溪水,在鹿野嘉豐附近襲奪鹿野溪之水後,流量與侵蝕量大增。因東側的利吉層較為鬆軟,溪水不停地向東侵蝕,形成頗為壯觀的利吉惡地形。從聚落向北望,是海岸山脈新港山以南最高峰—都蘭山,由海底火山爆發的碎屑組成的火山集塊岩,質地堅硬。山上保存原始闊葉林,自然環境良好,以產藍寶石著名。
卑南遺址公園在植栽考量上,選擇具四季變化、誘鳥、誘蝶等特性的原生種作為修景植物,因此四季可見鳥飛蝶舞的景致。尤其是鳥類聚集,更是公園一大特色。吵雜的樹鵲、鳴聲婉轉外型秀麗的綠繡眼、俏皮的特有種烏頭翁、大冠鷲、環頸雉、牛背鷺、小雲雀及羽色鮮麗的五色鳥等,皆棲息於公園中,而每年都來此繁殖孵卵的稀有留鳥黑冠麻鷺,更是令人驚奇。
從9月開始,大批紅尾伯勞鳥為冬候鳥的來臨開啟序幕,抬頭望或許可看見赤腹鷹或灰面鵟鷹南下遷移的景象。除鳥類之外,偶而可見臺灣彌猴進入附近釋迦果園覓食。由動物的棲息與覓食情況來看,顯示公園的生態環境已被動物所接受。
卑南文化公園是本島第一座現地展示的遺址公園,在早期規劃中,係委請李瑞宗教授曾針對卑南山附近原生植物進行調查研究。其研究重點朝向選擇適當的臺灣原生植物,並儘可能復原遺址的植被,以模擬史前聚落的自然生態,重建當時卑南文化的植被風貌。
卑南遺址
此外,也選擇南島民族常用的植物,期使遺址公園成為民族植物野外展示場。由上述的規劃原則可看出,卑南文化公園的植栽將結合原生、遺址、民族等前提來做樹種選取,目前遺址公園到處可見低海拔臺灣原生植物,計有蕨類、裸子、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共62科139種。這些原生植物在公園各階段的規劃中,陸續生長在遺址土地上,展現了臺灣本土植物的多樣性。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鳥居四度來臺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兩幅照片,時間可能是1896年。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鹿野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存在一個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殘留。日治五十年期間,學者注意之焦點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遺構。1945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之周圍進行試掘,始初步發現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遺跡。
二戰以後,陸續前來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1975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1979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只是遺址保護工作並未就此落實。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 (今臺東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臺東縣政府遂委託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臺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卑南遺址為臺灣最具代表的史前遺址之一,已無庸置疑。
目前,卑南遺址不但已被指定為國定遺址,同時也設有卑南文化公園,是臺灣第一個考古遺址公園。
出土的石板棺、玉器、大規模之聚落遺物,在臺灣首屈一指,即使在世界上也不多見。就學術的意義來看,代表史前文化的卑南遺址,不但與臺灣西海岸的若干史前文化有相通之處,而且與現存南島民族之文化也有所關連,成為臺灣史前文化整體發展脈絡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三項。
整體價值涵蓋面非常廣,除有形的建築遺構、出土文物、標本外,無形的文化遺產,皆有極高的總體價值與重要性,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六項。
卑南遺址近10年發掘
1993年遺址層位景觀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建期間,為了解公園設施是否對遺址造成影響,曾在公園範圍內進行試掘工作,然因卑南遺址80%以上土地屬於私人,因此西元1993年發生農民在遺址範圍內私有土地挖土,導致石板棺及遺物出土,內政部委託史前館作善後處理。
西元1996年史前館向臺東縣政府借用卑南公園旁已徵收之道路用地,設立棚架進行考古發掘中展示工作,開放遊客參觀,使遊客一方面了解考古工作的步驟,一方面親臨遺址,了解出土之建築結構與現象。
卑南遺址新發現
遺物之碳十四定年顯示遺址在5,000年至2,000年前之間存在3個文化層,先住民於卑南遺址居住的時間很長,跨越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
卑南遺址出土遺物分別屬於距今5,000年至3,500年前的繩紋陶文化,距今3,500年前至2,000年前的卑南文化,均屬新石器時代文化。最近,史前館研究人員確定卑南遺址最晚期的文化階段,石器少見,陶器風格改變,墓葬由石板棺葬改為無棺葬,同時有鐵器出土,已進入鐵器時代,年代約在距今1,700年前,此一文化層很可能與現生原住民祖先之文化接軌。
卑南遺址之石板棺
石板棺內景象之一
卑南遺址存在大量石板棺群,計有超過1,600具石板棺被發掘,石棺以板岩石板拼接而成,方向大致朝東北─西南走向,墓主面朝都蘭山。大人、小孩,甚至新生嬰兒都以石棺埋葬。
石板棺顯示當時埋葬風俗與價值觀,大量陪葬品出土於棺內,並非每具石棺皆有陪葬品,陪葬品有一般生活工具,更常見的是臺灣玉質裝飾品,而生前富裕者常陪葬大量玉器或陶器。卑南遺址精緻遺物大多出自石板棺,也因此石板棺成為最重要的遺物,也是重要現象。
卑南遺址之玉器
人獸形耳飾
卑南遺址玉器大多為出自石板棺的陪葬品,主要分為裝飾品,以及由工具轉化成的祭祀禮器。裝飾品有頭飾、耳飾、頸(胸)飾、臂飾等,其中以耳飾最常見,耳飾以環狀帶缺口的玦形耳飾為主,其他另有變異形,雙人扛獸造型的人獸形耳飾最具特色,成為史前館的館徽。
工具類有矛、鏃、斧、鋤、錛、鑿等,雖然外形與生活工具相同,然工具類的臺灣玉器常見鋒刃銳利,應是專門製作來作為禮器之用,而非實用品。
卑南遺址之陶器
單把陶罐
卑南遺址出土的陶器依文化層不同,分別屬於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有早期的繩紋陶器及晚期的卑南陶器,繩紋陶器數量不多,最完整的陶器為兩件大坌坑文化的圓底陶罐。素面陶器之具完整器形者多為石板棺內的陪葬陶器,以雙豎把圈足罐為典型。
鐵器時代的陶器器形變化豐富,器腹呈直筒或圓球形,圈足縮小,把手變化為三角板形,外表有許多印紋,組成不同主題,器表明顯施有紅彩。
卑南遺址之建築遺構
砌石圈
卑南遺址為大規模之聚落遺址,因此我們可以從遺址看到許多建築遺留。
出土的建築結構屬於卑南遺址的晚期遺留─卑南文化三和類型,年代距今約2,000至1,700年前。從建築結構推測,當時一般住屋略呈長方形,連續排列,長軸走向為北偏東,短邊面對都蘭山。每戶面積不大,半地穴式,室內鋪排板岩石片,屋外走道略高,設有排水溝。屋旁有半地穴式儲藏室。大又重的石梯是房屋基本設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