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3014 累計瀏覽人次:5414418 / 星期四 2024/11/21

澎湖石滬群

國家:,Nation:,国家: 中華民國(臺灣)
所在地:,City:,郡部: 澎湖縣
方位:,GPS:,位置: 北緯23.9至23.47度
東經119.18至119.42度
入選時間:,Selected:,選択した時間: 2009
特殊價值:,Special:,特殊な値: 人類文明發展的智慧見證
相關影音
所在位置
  • *
  • 基本說明
  • 環境介紹
  • 歷史沿革
  • 入選說明
  • 相關資訊
  • 連結
  • 我要勘誤
*

方位:以澎湖的一市五鄉而言,北方的白沙鄉,石滬數量最多,尤其吉貝島自古有「石滬故鄉」之稱,據2006年的調查全島周邊有92口之多,為石滬分佈最多的島嶼。

潛力點範圍:澎湖群島在日治時代的紀錄有64座島嶼,但據2004年的最新調查,總計有90個島嶼,其分佈水域最長約60公里、最寬約40公里,水深大抵北淺南深,因此愈往北端的島嶼,潮間帶愈寬廣,其石滬的數量也愈多。
〈圖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李明儒副教授〉
 

一、澎湖石滬的價值
澎湖海洋文化協會林文鎮老師曾認為澎湖石滬具備有:早期經濟命脈、最早生態工法以及社區總體營造先河等三種價值。
 
1.「早期經濟命脈」:在機械動力船舶尚未發展的年代,澎湖這類資源匱乏的島嶼,沒有石滬等於沒有營生的資具,無法成家也無法立業。當時的石滬與田、厝同樣具備不動產的屬性,可以質借、抵押、買賣,甚至做為遺產分家的標的,也是嫁娶或是論交的衡量基準。這項特性一直到1960年以後,才慢慢改變。以1950年為例,當年澎湖全縣的漁獲,石滬產值就佔了77%,顯見當時石滬漁業的重要性。
 
2.「最早生態工法」:誠如前述,石滬的堆砌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因此石滬並不會有人工製劑的汙染,且石材表面粗糙並留有間繫,因此成為附生貝殼類(例如石蚵、藤壺)與藻類的生長溫床,並因而增加結構的強度。由於有穩定的食物與孔隙,也變成為仔稚魚成長的最好場所。
 
3.「社區總體營造先河」:由於石滬的建構需要許多人力的整合,因此澎湖地方文史專家洪國雄老師曾指出,在石滬的建造與分工方面,可分成選定股東、選定滬位、石材取得、石材載運、施工時段、施工法則、石滬維修、祭拜石滬等八項,這些工作均需要石滬的擁有者共同承擔與分享,因此石滬常與宗族、宮廟、村莊甚或鄰里有密切的關係,並形成一種學習、傳承與自我管理的機制,為當時島嶼文化的一種特徵。
 
二、澎湖石滬的種類
澎湖的石滬因為地形、方向、潮流等因素的不同,其形狀也不盡相同,但主要可分成三種類型,分別為弧形石滬、單滬房石滬與雙滬房石滬。
1.「弧形石滬」:古稱「淺坪滬」,乃指沒有滬房的石滬,因其外形如弧,又稱為「畚箕滬」或「圓籠仔圈」,通常建於淺水區且大多離高潮線較近,所以吉貝人又稱之為「高滬」;
2.「單滬房石滬」:指的是有一個滬房的石滬,通常建於水位較深的地區,因而也有人稱之為「深滬」。
3.「雙滬房石滬」:則為有兩個滬房的石滬,又稱「雙聯滬」,吉貝、牛心灣及七美的雙滬房石滬於構造上又有所不同,有些滬房是一前一後,有些則是一左一右。依據研究調查,澎湖的石滬型態以弧形石滬所佔比例最高(約佔49%),其次為單滬房石滬(約佔32%),雙滬房石滬最少(僅有3%);尚有16%的石滬,因過度的毀損僅剩遺跡,已無法辨識其原來的型態。

三、澎湖石滬的數量
 
澎湖石滬的數量,由清康熙時期的22口,到清末時期漸次發展為78.5口,日治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澎湖水產會調查澎湖石滬合計有314口,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的石滬漁業權登記則有284件。臺灣光復後,西元1950年政府核發的石滬漁業權執照有149件;1957年澎湖登記的石滬有192口。
 
為何光復後石滬數量反而減少?可能與持有人怠於辦理石滬漁業權登記或是機械動力船舶發展,改採經濟捕撈有關。近年來,澎湖石滬的數量則以澎湖地方文史專家洪國雄老師於1999年完成的調查較為精確,全澎湖縣的石滬共計有558口,如果再加上漏查補登的石滬16口,其總數應在574口以上。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李明儒副教授的研究團隊於2005~2006年間,對於部分地區的石滬又進行了一次清查,發現遺漏及新建的石滬又增加了13口,總計澎湖石滬數量的紀錄可推進至587口,2008~2009年則對於剩餘地區的石滬再進行實地調查,結果發現澎湖石滬的數量可推進至592口之多,若再加上口述流傳但實際查無遺跡的石滬,澎湖的石滬數量恐怕在600口以上。以澎湖320公里長的海岸線,扣掉港口及水深無法造滬的地區,竟然分佈有將近600口的石滬,其密度與數量,堪稱世界之最,絕對具備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
 
 
四、澎湖石滬的漁獲
 
澎湖石滬漁獲的種類相當豐富,根據1999年澎湖地方文史專家洪國雄老師的田野調查,發現有下列各種魚類:海荷鯨(丁香)、印度小公魚(堯仔)、臭肉塭(臭肉)、里尾砂魺(青鱗)、中華鰆(梳齒,大耳)、巴鰹(花煙)、紅甘鯵(紅甘、竹午)、銅鏡鯵(巴攏)、臭肚魚(象耳、羊尾)、鮸魚(鮸)、斑都鮭(兵葉仔)、拉洋鯵、三線雞魚(雞魚)、花身雞魚(邦伍)、四線雞魚(花身仔)、扁鶴魚箴(學仔,或稱圓學)、斑魚箴(水針)、奧奈鑽嘴(垵米)、雙帶鳥尾冬(鳥尾冬)、大鱗鰡(小腦,粗鱗烏仔)、白帶魚(白帶)、六班刺河魨(刺規)、南洋銀漢魚(定鱗)、鰻鯰(沙毛)、青嘴龍占(青嘴仔)、扇魷(柔魚)、甲殼烏賊(墨魚)、玳琩石斑(繪仔)、蘭勃鮀魚(開基)、光鰓雀鯛(厚殼仔)、六線雀鯛(花翎仔、加撥婆)、鯙類(錢鰻)、魟類(魴仔、魴、燕仔)、鯊魚類(沙魚)、海龜類…等多種。
 
在漁獲盛產的年代,建造良好的石滬往往可以在一個潮汐中捕獲上百斤甚至上千斤的魚。聽石滬的耆老言,當時有「卡魚」的石滬,魚多的幾乎看不到水,整個石滬充滿魚,因此滬主常常可以一夜致富,甚至因此興建洋房的,徒增現代人許多想像。以洪國雄老師的石滬調查經驗,曾發現滬房內有數不清的丁香仔稚魚,也親眼見過滬房內有數十尾花煙迴游,顯見傳聞應該不虛。
 
 
五、澎湖石滬的分佈
 
澎湖群島在日治時代的紀錄有64座島嶼,但據2004年的最新調查,總計有90個島嶼,其分佈水域最長約60公里、最寬約40公里,水深大抵北淺南深,因此愈往北端的島嶼,潮間帶愈寬廣,其石滬的數量也愈多。
 
以澎湖的一市五鄉而言,北方的白沙鄉,石滬數量最多,尤其吉貝島自古有「石滬故鄉」之稱,據2006年的調查全島周邊有92口之多,為石滬分佈最多的島嶼。其次為西方的西嶼鄉,再其次才是東方的湖西鄉與中間的馬公市,而位居南方的離島則最少(表1)。
 
澎湖石滬的最北端為目斗嶼的3口石滬,最南則是七美島的雙心石滬。由於七美雙心石滬邊有一個極為適合眺望的石崖,因此使雙心石滬因為視覺高點的優勢,而有「地球上最美麗的人文景觀」的封號,進而成為澎湖的觀光意象,被當地形塑成浪漫愛情的象徵。

 

 表1、澎湖近年來石滬調查數量統計表

鄉市
馬公市
湖西鄉
白沙鄉
西嶼鄉
望安鄉
七美鄉
總計
1999年調查石滬數
78
83
251
142
3
1
558
1999年補遺石滬數
0
7
1
5
3
0
16
2006年新發現石滬
1
0
6
0
0
0
7
2009年新發現石滬
0
3
2
0
0
0
5
總計石滬數
79
93
266
147
6
1
592
 
 

一、漁滬的源起與分布
 
漁滬(fish weir或tidal weir)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獵構造,根據現有文獻的推測,漁滬的出現,最早可能為石器時代。這類的結構在世界各地的淡水與潮間帶區域均有分佈,其技法有許多種,包括使用各種材質建構成不同形狀的構造物,其功能主要在攔截水流並限制魚類的行動。這種構造物的名稱在西北美洲的海濱稱為weirs、其他地區則有fish traps、tidal traps、kraals、guides、leads、pounds、impoundments、fish fences、fish ponds及其他許多說法。
 
目前已知有漁滬文化的地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中國大陸、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太平洋諸島、夏威夷、澳洲、紐西蘭、英國、非洲,甚至美國、加拿大都有分佈。由漁滬文化分布的跨國際現象看來,這種原始的漁獵技藝與結構,應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智慧見證,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
 
二、石滬為漁滬技藝的特殊形式
 
世界各國的漁滬,其構築材質大多因地制宜,可區分成植物材、石材或人工材質等三大類,而石滬(stone fish weir)為漁滬技藝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因為採用天然的石材或珊瑚礁建構,材料間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僅依素材的形狀斟酌堆砌或小規模修整,故名石滬,在日本稱為石垣或石干見,韓國古時稱為石防簾。通常建構在河海交會口,或海濱潮間帶地區。石滬的建造因為需要抵禦風浪與潮水的變化,因此常堆疊成高約1公尺半或甚至達2公尺以上的圓弧形石牆,並且在末端捲屈成螺旋形,較複雜的則增加一個集魚用的滬房,甚至兩個滬房,並且因應捕魚所需,而發展出滬門、滬梯、滬牙、魚井、狹區…等構造。由於石滬分佈與發展的地區,與南島語族遷徙的路線有高度的重疊,再加上採捕文化與建造形式非常雷同,因此筆者推測石滬文化很可能為南島語族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徵之一,但尚待更多的證據加以支持。

石滬的構造名稱(以澎湖單滬房石滬為例)
 
三、石滬的建構條件
 
石滬發展的條件,通常有以下幾個要素:
1.「有建構的材料」:如石材(例如玄武岩、礫石、卵石)或珊瑚礁等,如此才可做為建造石滬的素材;
2.「有足夠的潮差」:如此才可利用漲退潮的原理,吸引魚群進入石滬中而被捕獲;
3.「有強大的風浪」:因為天候差與海浪猛,因此魚群較容易趨入石滬內躲避;
4.「有廣大的礁棚」:因為珊瑚礁淺棚廣大,使魚即使退潮也因滯留潮間帶而受困於石滬中。此外由於有較為堅硬的珊瑚礁岩底質,因此石滬可以建構在礁岩上,而不容易因為潮水流動或沙質流失而影響基礎;
5.「有迴游性魚類」:迴游性魚類因為攝食的需要,會追逐小魚或因採食藻類而進入潮間帶,進而受困於石滬中。數量龐大的洄游性魚類,也是建造石滬的必要條件,如此才有足夠的經濟誘因;
6.「有足夠的人力」:早期機械動力不發達的時代,石滬的石材須配合潮汐以人工搬運至適當的位置堆砌,因此需耗費數年甚至十餘年方竟其功,所以人力是建構石滬的必要條件之一;
7.「有管理的制度」:石滬既然集合眾人之力所建,其收成又受潮汐季節變化而更迭,因此獲益的利潤分配與修繕的責任義務,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縝密分工,成為石滬永續利用的必要機制。
 
四、澎湖石滬的源起
 
我國古代漁法據『詩經』記載,當時有網、釣、罟、罭、汕、笱、罶、罩、潛、梁等許多種捕撈技藝。漢代已形成了箔旋類的定置漁具,到了東晉,漁民在松江口創造了一種用「瀘」捕魚的方法,即列竹柵於海邊,利用潮水漲落以攔捕魚類,這種漁法在上海稱為「滬」。唐代長江下游,「滬」是主要的捕魚工具之一。以後「滬」向其他地區發展,方式名稱又有了改變,例如捕捉螃蟹的稱為「蟹籪」,捕捉魚類的稱為「魚籪」…等。明朝初年,朝廷曾下令「片帆寸板不許下海」。清朝以後,嘉靖三十年後倭患起,海禁更嚴。明清兩朝還曾實行遷海,外海島嶼更劃為禁地,「要蕩平房屋,必使島無一人」,否則「殺死勿論」。因此澎湖首座石滬建於何時何處,因年代久遠文獻闕如已不可考。

七美雙心石滬
 
澎湖石滬的最早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纂的臺灣府志賦役:「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20口…納雜稅」;雍正六年(西元1728年)的清查則增加小滬34口、雍正八年(1730年)又增加小滬半口(文獻中未交待何謂半口),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增加小滬18口;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時,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72口半、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澎湖志略載:「澎湖大滬2口、小滬73口半」;光緒十九年(1893年)林豪編著澎湖廳志:「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76口半」。另據澎湖廳志風俗篇記載:「滬用石碎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圍築石岸,高一、二尺,留缺為門,兩旁豎木柱、掛小網柱上,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出,魚蛤為網所阻。寬者為大滬,狹者為小滬」。由於石滬的建造曠日費時且耗費人力,因此由以上文獻推估,澎湖石滬的建造應更早於西元1696年,迄今已超過300餘年。

「以海為田」讓澎湖先民得以維持生存,但冬季來臨,海面刮起陣陣強勁的東北季風,船隻出海的危險性提高,先民利用澎湖海邊黑色的玄武岩和白色的珊瑚礁,堆起一座座石滬,利用潮汐漲退,使魚群游進滬內而被捕捉,不必與海浪搏鬥,是地方智慧的結晶,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一項。


石滬是用石塊乾砌在淺水海域的人造物,很容易受風浪侵襲而損壞,必須經常維護才能保持堪用狀態。但是在1970 年代以後,因為其他漁作收益大增(石滬的獲益相對遜色),澎湖漁民逐漸不再重視石滬漁業的經營。另外,近十幾年來由於海域環境的人為破壞加遽,澎湖石滬的損毀狀況日趨嚴重,很多石滬除有積沙淤淺的現象外,有些石滬甚至已完全被海沙覆蓋,或只剩下一些殘跡,難以重現以往景觀,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五項。

澎湖石滬的展望

科技的進步,環境的變遷,人口結構的改變,往往使得一些昔日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日益凋零沒落甚至消失,石滬文化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澎湖的石滬分佈十分廣泛,但是隨著人口的上升,魚獲量的需求也相對的殷切,因此,傳統守株待兔式的石滬漸漸不合時宜,再加上機械動力的發達,撈捕技術與裝備的更新,使得石滬的收益日漸降低,僅能走向衰頹荒廢的路途。今日,石滬的日漸荒廢已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除了機械撈捕造成石滬功能不彰外,沿岸開發為水域遊憩用地,也壓縮了石滬的生存空間。除了少數未開發國家仍然依賴石滬為一種捕魚的工具外,多數國家的石滬均已失去捕魚的功能,並轉為文化遺蹟、鄉土教學或觀光旅遊之用。
 
澎湖是世界上少數仍然保存石滬文化與技藝的地區,在科技導向的現代社會中,澎湖的石滬文化堪稱為人類漁業文明的遺產,也是臺灣漁業文化的「活化石」。源於此,近幾年公部門與民間均竭力投入推廣與研究。由2005年起,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澎湖縣政府與澎湖科技大學開始推動一系列的石滬體驗活動,例如「2005年澎湖石滬文化祭」、「澎湖研究第五屆學術研討會-石滬漁唱」、「2006澎湖縣吉貝石滬文化體驗營」、「2007澎湖石滬季」、「2008年浪花裡的海田-石滬中的先民智慧」、「2009國科會50科學之旅:探索古代捕魚智慧-澎湖石滬巡禮」等,讓石滬的相關議題漸漸受到國內外的重視。近年來,文化部(昔文建會)積極補助吉貝地區進行石滬的修繕與工法傳承,而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李明儒副教授也在國科會的補助下,從2005年起進行石滬數位典藏計畫,期間國內學者也陸續發表相關論文,使石滬的研究更加蓬勃。2007年澎湖縣政府依文資法將七美雙心石滬登錄為縣級文化景觀、2008年再將吉貝石滬群也登錄為文化景觀,2009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繼1999年出版由澎湖地方文史專家洪國雄老師所撰寫「澎湖的石滬」專書10年後,再度出版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李明儒副教授所撰寫的石滬專書:「漁滬文化的源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由此可見地方政府對於維護傳承石滬的決心。2009年文建會(現文化部)將「澎湖石滬群」列為臺灣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以上這些作為代表澎湖的石滬已受到實質的關注與維護的行動,展望未來,雖仍有漫長的路途要努力,但澎湖的石滬似乎向著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之路,又更邁進一大步。

姓名:,Name:,Name:
聯絡電話:,Tel:,Tel:
電子郵件:,Email:,Email:
內容:,Content:,Content:
驗證碼:,Valid Number:,Valid Number:
Captcha
提醒您,勘誤表單欄位皆必填,請確認資料正確再送出,謝謝。 ,英文提醒 ,日文提醒
*
推薦瀏覽
*

澄江化石遺址

澄江化石遺址(中國)位於雲南省的山地丘陵地區,占地512公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寒武紀早期海洋古生物...
*

大足石刻

大足地區的上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西元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極高的藝術品質、豐富多變的題材而...
*

龍門石窟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包含北魏晚期至唐代(316~907)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中國藝術藏品。這些藝...
*
熱門瀏覽
*

澎湖石滬群

方位:以澎湖的一市五鄉而言,北方的白沙鄉,石滬數量最多,尤其吉貝島自古有「石滬故鄉」之稱,據2006...
*

臺鐵舊山線

臺鐵舊山線鐵道地圖上確切位置與地理座標,從苗栗縣三義一路蜿蜒至臺中市后里區,沿線經過兩個車站-勝興與...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東部地區,位跨花蓮、臺中、南投三縣市。 方位:地圖上確切位置與地理座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