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426 累計瀏覽人次:5180492 / 星期一 2024/9/9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國家:,Nation:,国家: 中華民國(臺灣)
所在地:,City:,郡部: 屏東縣
方位:,GPS:,位置: 北緯22.29度
東經120.43度
入選時間:,Selected:,選択した時間: 2009
特殊價值:,Special:,特殊な値: 展現祖先將人文資源與聚落景觀有機結合的智慧
相關影音
所在位置
  • *
  • 基本說明
  • 環境介紹
  • 歷史沿革
  • 入選說明
  • 相關資訊
  • 連結
  • 我要勘誤
*

 

潛力點範圍:以老七佳為例。七佳舊社石板屋部落位於屏東縣春日鄉境北方石可見山以西海拔高約570公尺處,目前仍有近50 幢完整之石板屋,為原住民族現存石板屋聚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臺灣排灣族建築形式有石板建築和茅草屋頂建築兩種形式,大致上以士文溪為分界線,而七佳舊社距士文溪僅一山之隔,在住居建築的表現上承襲母群paumaumaq 的建築風格。因此,本文以排灣族七佳舊社為代表性的聚落,以下描述排灣族石板建築的特色:

(一) 建材部分

1. 石材:
石板建材的取得是一個艱鉅的工程,因為採石場位於石板屋群的下方七佳溪上游溪流處,距離村落約有2 小時的腳程。每次觸摸黝黑的石板腦海中就會浮現先民艱苦的鑿開巨石,費盡千辛萬苦將石板一片一片的從河谷扛上來,內心對先民的毅力與堅韌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也使族民對石板屋文化的堅持信念更深。
石板屋就地取材,從石頭的挑選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一般而言石材以硬度做區分,堅硬不易脆裂的石板稱之為oqalai(硬石),特徵為黝黑重量較重,反光效果強,敲擊聲音清脆,質地細密﹔適合做為祖靈柱、屋頂石板、寢床、正廳地板、前牆隔間板等等。反之石材較易脆裂,色澤較淺、重量輕、敲擊聲音沉重,撫摸時會有碎屑剝落等,這種石材叫做vavaian(軟石),軟石因為質地脆弱,通常是鋪在石板屋中較不常利用的地方為主,例如:灶檯、壘石牆、屋頂石板邊緣等等,或者是當作村道的地上石板,總之石板的利用在七佳部落是充分發揮到創意思考、物盡其用的方式。

2. 木材
木材的選擇亦是一門學問,屋樑是承載屋頂石板的重要角色,因此在樹材的選擇上得經過精挑細選才行,茄苳樹、牛樟樹、櫸樹、烏心石、檜木、楠木等在1979年林務局尚未伐木造林前,盡是隨處可得的建材,但是經過造林之後,原始樹林一片一片的倒下來,因此老七佳石板屋目前僅存的屋樑大部分都是歷經百年的建材,保存的非常好。在當時建造一棟石板屋,除了石材的蒐集、整理、開採之外,木料的找尋、砍伐、搬運、切割與上架等,在環境與物力的極度缺乏之下,先民憑藉雙手與智慧,將所需的木質建材一吋一吋的拖回部落,當然全村村民的協助亦是代表排灣族人團結的象徵。

(二) 結構分析

1. 整體描述
石板屋的結構是以承重石牆為主系統,以樑柱為副系統。正面璧體(tseleb)是以板岩植立而成,側牆則由頁岩石板疊砌而成約有60至90公分寬,排灣族語稱為「ubu」。屋頂(qaliu)為雙坡式石板葺成,坡前長坡後短,分別面向前庭及後側山壁,整體屋架由簷桁(sasuayan)、樑(siyangan)、椽板(vali)、板岩(qatsilai)構成。雙坡硬山頂形式,前坡屋頂較後坡屋頂長,比例約3:2。屋頂以木質椽板鋪底,在由大而小、由下而上的順序舖設石板,其間並無任何接著劑或固定器固定。屋脊部分因石板較小容易被風雨吹落移動,以竹條旱溪白石加壓固定之。取溪白石因為在黝黑的石板襯托下,更顯潔白美觀,尤其傳統爭戰不斷,敵人遠看部落屋頂之溪白石猶如頭骨羅列其上,心生畏懼不敢欲越雷池。

2. 承重系統
承重系統主要以兩側石砌牆為主要的承重結構,中脊樑由祖靈柱支撐,全屋共使用七枝橫樑,屋外前簷有扣住支撐石板屋前傾的力量。日治時代引進三角木椼架tjakela,輔助側牆承重的力量。

3. 排水系統
屋側牆若無鄰屋,則需要在牆上鋪排鋪頂斜坡平行之石板,主要目的為天雨時,雨水可順石板流下,阻擋其進入屋內,並減少屋側牆遭水的侵害而崩塌。

4. 施工方式
石板屋為排灣族傳統之建築風格,其建材多為頁岩石板,其次是木材。先民篳路藍縷,築屋為艱。從徵詢頭目的許可到土地的取得,此一階段必須誠惶誠恐卑躬屈膝,為求頭目賜予土地供築屋,委曲求全。待土地擁有之後,開挖、整地、搬石、挖土的粗工就要等到農閒時以換工的方式與族人合力完成或是獨力慢慢的做完。

(三) 空間利用

1. 室外空間
七佳舊社每戶住家前都設有大小不一的前庭(katsasavan),前庭的功能是給家人或客人休息的地方。直到今日,七佳舊社仍舊可看到長住部落的居民坐在前庭石板椅上聊天。因為家屋依山而建,有時前庭的盡頭就是山坡,其下就是下面一戶的屋頂,人和人之間往來容易,人際關係的交織網路是密切的。舊社中較大的家屋前庭外還有平臺,尤其是頭目家族的平臺非常寬廣,昔日是頭目發號施令,召集部落村民集會的地方,或是舉行豐年祭、五年祭祭儀的地方。傳統家屋在平臺上還建有干欄式穀倉(qubao),可以堆積收穫的小米、芋頭等產品。祖靈屋是頭目階級專有的附屬設施,仿造石板屋的構造,祖靈屋相傳是開基頭目建立家屋時最先開挖的地點叫做:『tsinektsekan』,意思為:「插矛矢的地方」。在豐年祭與五年祭的祭典上都是從祖靈屋開始祭祀。

傳統部落生活單調,在野外如果找到蜂窩,通常將整巢蜜蜂摘除,帶回與族人分享,如果找到完整的蜂巢,就會將樹幹鋸下,帶回家屋的屋簷下,讓蜜蜂繼續在原有的蜂巢中生活。七佳舊社中的(tjavetseqat)簷下仍保存完整的蜂巢,但是僅留下中空的樹幹而已。正像是說明七佳舊社人去屋空的殘破景象。

2. 室內空間
主屋的平面多呈矩形,橫面較長、縱深較短。主屋的門多位於前牆左側或右側,室內空間劃分為前室(tara)、寢室(qaqarngan)、起居室(kasintan)、儲藏空間(babunemangan)、衛生兼豬舍(qatsan)等四部分。進門的左側(或右側)為寢室(qaqarngan)和前室(tara),通過玄關進入房屋的正中間即起居空間(kasintan),在靠近側牆部份為廚房間用膳的地方(kakesan 或qavuqavuwan),這地方有爐灶、其上搭建置物棚架,放置飲食器具。從起居室到廚房這個大空間是家人生活的重心,強調的是家人一起生活的親暱感與歸屬感。

 

排灣族是臺灣南部原住民大族,伊能嘉矩首先給予日文的族名,鳥居龍藏寫成paiwan,中文譯為「排灣」。鈴木質說:「神話中『排灣』是祖先發祥的靈地,在大武山的某個高處,現在的排灣族即是由這個地方分佈到各地。因此,將此地名,取為自己的族名。」


關於排灣族的移動傳說,依據日本學者的看法,本族最早是居住在paiwan(隘寮)溪流域山腳地帶。然後,以此為根據地逐步向西、向南、向東拓殖,終抵臺灣最南端之goloan(鵝鑾鼻)。依據17 世紀中葉,荷蘭人有關排灣族之文獻記錄,既清楚地顯示,排灣族大多數主要部落,此時皆已座落在其所屬之領域裡。同時,也是此一區域唯一定居活動的族群。

以高士村聚落遺址為例
高士村於日治時代為牡丹鄉之交通、教育、行政、經濟中心。牡丹鄉公所為促進文是資料的建立,於2003年進行各村歷史地圖數位化建置工作,高士村請村里老者們口數遷徙過程地點,根據他們的紀錄,其源頭為saqacenqalj,已有500年以上的歷史。Saqacenqalj意為鑿石板的工具,聚落遺址位於屏東縣牡丹鄉山區一緩坡上,緩坡呈東西走向;石板結構大致是沿著地形,依階地平行排列分布。
 
石板房舍結構
 
聚落遺址依山坡走向背山面海,隨著梯階呈平行排列,各個階依山坡排列並且被山面海;石板屋舍構造大致相似,包含了房舍前空地、平臺、排水溝漢平臺前小結構。大部分的房舍前會用石板層層堆成一平臺,現今只為頭目家前有,稱司令臺,作為集會、慶典、儀式用;但此遺址64%石板屋前都有一座平臺,所以不稱司令臺稱為平臺。
 
建築工藝技術
 
學者發現遺址所用之石板並非直接從河床取得,皆經過人工加工:切砌工整、切面圓潤,可見石匠工之精湛。強垣石板雖大小厚薄不一,但外觀整齊劃一,各個強垣皆是仔細堆砌而成:大石板中間往往有小石板貼於其側,用來加強抵部顧著力。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完整地保存排灣族及魯凱族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人類學、建築學等學者的研究興趣,區內的人文資源—聚落景觀與山上自然地景有機結合,配置明顯、保存良好,生動記錄排灣及魯凱族傳統聚落空間、家屋空間、家屋前庭、採石場、水源地及傳統領域,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二項。

由於日治時代居民遷村至平地,且僻處山區交通不便,也無現代電力,目前居民偶爾利用原有石板屋作為工作基地及休閒,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歷經長期氣候及時空破壞而處於脆弱狀態,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五項。

 

 

時間

項目

自治時期

1895 年以前

日治時代

1895 年~1945 年

光復後

1945 年~迄今

門的高度

低矮屋門,高約90 公分,進出較不便主要考量阻風與防衛之便。

屋門向上提高約120 公

分,成人進出尚可直立進入。

提高至150 公分以上。進出已無阻礙,唯冬季風大需緊閉屋門以阻絕風勢。

屋內高差

(與屋外地板比較)

向下挖深約15~20公分,故原始石板屋呈現半穴居之形式。

日人為求環境衛生改良,且因房舍屋宇提高,房屋地板高差已不明顯。

屋內地板與室外前庭地板齊平。

前簷形式

無前簷,貴族平民以軒簷雕刻區別。

無前簷,日人無強制性改變。

受現代建築影響,開始有屋簷的形式出現。

防禦工事

非常堅固,大部分屋舍外圍以堅硬石版為主要建材。

木質建材與石材混合運

用,防禦功能轉變為隱蔽功能為主。

木質建材佔多數,隱蔽效果取代防禦性功能。

前牆形式

軒檐以下銜接大型石板作為前牆。

因前牆提高,所以軒檐以下需銜接木板片,再以橫條銜接石板。

漢人構築形式傳入,有屋簷設計,因此前牆形式已與舊時差異頗多。

天窗形式

開放式,遇雨以石板覆蓋。

開放式,有玻璃片輸入,但容易碎裂。

現代材料如透明塑膠墊代替玻璃等。

承重結構

兩側砌牆為主。

木質三角架(tjaqela)助

之承重系統引用。

三角架下接承重木柱。

屋內格局形式

開敞式,家庭成員之長幼順序有特定的起居範圍。

已具私密性概念,但並未發展出絕對隔間的格局。

已有隔間形式,打破傳統共同生活起居的模式。

室內墓穴

家族合葬的觀念,家屋有生命起源與生命歸宿的功能。

強制性禁止室內葬,喪葬遷於部落外劃定之公共墓園。

承襲日治時代的公墓制

度,已無室內葬的習俗。

建材使用

全部採集自自然資源,樑柱、木板、石板、石塊、竹

材等。

沿用傳統建材,但禁止隨意取用自然資源。引進鐵釘、卯釘、鐵線、水泥等新式建材。

現代文明進入,鐵皮、塑膠布、磚塊、瓦片、水泥等,現代建材大量取用。

營建技術

傳承自親族長輩,營建工程全族同心協力,或以「輪工制度」完成興建家屋的工作。

日治時代外來技術的引

進,雖然對傳統建築技術未造成毀滅性威脅,但在強力的文化移植力量上,配合現代建材之便利,漸漸有專業建築技術的培養。但營建方

式仍然以輪工制度主。

隨外來文化的漸次入山,同感於新式營建技術之便利,部落內重建之石板屋形式格局有重大改變,例如屋簷的加深,門窗的加大等等。營建方式也逐漸以勞力

交換工資的模式為主。

衛生設備

無衛生設備,家屋內有豬圈通道,夜晚「方便」之處。

無,都在村外垃圾場「解

決」。

遷村後,家戶都有衛生設備,也有公共廁所的設施。

對家屋的觀念

長嗣繼承制度下,(umaq)是家族的起源地(vinqatsan),也是人神共構的場域,維繫家族、長幼倫理親情的場所。

外來勢力的入侵,族屬部族觀念的解構,讓家(umaq)的概念受制於「公部門」的強勢運作,外在形式的變異

影響族人對於家(umaq)的情感,更因室內葬的風俗禁絕,讓家屋不再有強大的人神共居的觀念。

遷村後的新村落在住居形式、材料、建築工法、空間的使用的行為與意義上,受主流社會的影響,已與傳統社會文化有所差異。

 

表1:七佳舊社石板屋建築形式變遷過程

資料來源:郭東雄老師編製

 

姓名:,Name:,Name:
聯絡電話:,Tel:,Tel:
電子郵件:,Email:,Email:
內容:,Content:,Content:
驗證碼:,Valid Number:,Valid Number:
Captcha
提醒您,勘誤表單欄位皆必填,請確認資料正確再送出,謝謝。 ,英文提醒 ,日文提醒
*
推薦瀏覽
*

安東尼﹒高第的建築作品

在巴塞隆納市區或近郊的七處安東尼‧高第的建築作品,是他對19世紀末期與20世紀初建築技術的傑出創意與...
*

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聚落

白川鄉和五箇山村落地處山區,長期以來與外界隔絕。這些村落的居民以種桑養蠶為生,當地的農舍很有特色,在...
*

占巴塞文化景觀內的瓦普神廟與相關古代聚落

占巴塞文化景觀擁有宏偉的瓦普神廟建築群,是一處保存完好千年遺址。以山頂至河岸的距離為中軸線設計,呈現...
*
熱門瀏覽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東部地區,位跨花蓮、臺中、南投三縣市。 方位:地圖上確切位置與地理座標位...
*

阿里山森林鐵路

地理位置:北緯23.2830至23.33度、東經120.2530至120.49度 潛力點範圍:...
*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

方位: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居臺灣西北端,淡水河下游北岸,大屯山群西側,隔河與觀音山相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