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小千谷縮.越後上布:新瀉縣魚沼地區的苧麻布織造工藝(おぢやちぢみ・えちごじょうふ)
Ojiya-chijimi, Echigo-jofu: techniques of making ramie fabric in Uonuma region, Niigata Prefecture
小千谷縮.越後上布:新瀉縣魚沼地區的苧麻布織造工藝(おぢやちぢみ・えちごじょうふ)
方
位|
北緯36.20度 / 東經138.25度
苧麻材質的布料,質料好重量輕,相當適合在日本潮濕的夏季使用。小千谷縮.後越上布苧麻織造工藝卻是發展於本州西北部新瀉縣魚沼地區,在寒爽氣候,尤其是下雪冬日製作。手工抽取苧麻纖維,捻成線,和棉線捆成一束,使用一架簡單的背帶式織機,織出幾何或花朵圖案。隨後以熱水清洗布料,用腳加以壓揉,再將濕的織物放置在積雪處約10至20天,靠太陽和積雪蒸發時釋放的臭氧,使其光亮柔軟。數世紀來,這種布料織造術一直深受各階層人們所喜愛,今日,生產者多為年齡較長的藝師,苧麻布織造工藝是當地文化認同與自豪的象徵。
相關連結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RL=00266
苧麻材質的布料,質料好重量輕,相當適合在日本潮濕的夏季使用。小千谷縮.後越上布苧麻織造工藝卻是發展於本州西北部新瀉縣魚沼地區,在寒爽氣候,尤其是下雪冬日製作。手工抽取苧麻纖維,捻成線,和棉線捆成一束,使用一架簡單的背帶式織機,織出幾何或花朵圖案。隨後以熱水清洗布料,用腳加以壓揉,再將濕的織物放置在積雪處約10至20天,靠太陽和積雪蒸發時釋放的臭氧,使其光亮柔軟。數世紀來,這種布料織造術一直深受各階層人們所喜愛,今日,生產者多為年齡較長的藝師,苧麻布織造工藝是當地文化認同與自豪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