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1980年代以來,臺灣相繼成立墾丁等9座國家公園及1座國家自然公園,其象徵意義是對於重建土地倫理意識的提昇;也保留住臺灣自然與人文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而金門國家公園的設立,可以說是呈現了對於人文資產的重視,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也讓臺灣國家公園的格局與領域更臻完整。
金門於民國81年(1992年)11月7日終止戰地政務,民國82年2月7日開放觀光,為能妥善保存維護本地區之人文史蹟及自然地景,學者、立法委員相繼建議將金門規劃為國家戰役紀念公園。經內政部營建署邀集相關單位及學者專家踏勘調查評估後,研擬「金門國家戰役紀念公園發展構想」,建議將金門地區之部分區域規劃為「國家戰役紀念公園」,納入國家公園系統中。民國84年2月17日經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第29次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提送行政院並於民國84年5月18日經行政院2431次院會核定通過,惟將名稱由「金門戰役紀念國家公園」改「金門國家公園」,以彰顯金門地區在戰役史蹟、文化及生態景觀之整體環境特色;行政院並於民國84年5月25日函覆內政部公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依循《國家公園法》,以保育自然及人文資產、提供國民育樂和研究使用為宗旨,於民國84年10日18日正式成立;民國86年2月1日,金門國家公園警察隊也相繼成立。
民國112年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成立,除了原有的國家公園與國家自然公園外,更將濕地與海岸都納入業務範圍,守護的範圍超過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讓展開後的國家公園保育穿梭在高山、淺山、濕地、海岸、海洋等各種不同的生物棲息場域,形成完整的國土保育。
藉由本書的導引,讓每個人在悠遊金門國家公園時,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進而讓在地人與遊客,都能與這裡的空間產生新的對話,並有美好的體驗。我們相信:只要來過金門,就會牽繫著難忘的回憶與情感!而這些與歷史過程緊密相連的史蹟、豐富鮮活的自然生態,也因此得到尊重與疼惜。
出版日期:2025/03
作/編/譯者:李毓秀,蔡承璋
出版單位: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