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760 累計瀏覽人次:4809720 / 星期三 2024/4/17
世界遺產趨勢
臺灣潛力點
非物質遺產
世遺18
檔案下載
案例計畫
公約條款
文化資產法規
國際組織
瀕危遺產
調查研究
其他
目前瀏覽: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回列表 上一則 下一則
  • 突破風景美學瓶頸──太魯閣國家公園申遺之路

    世界遺產雜誌07期 文╱楊夢茹 圖╱楊夢茹、余信賢、wikipedia提供

     
    突破風景美學瓶頸──太魯閣國家公園申遺之路
     
    文╱楊夢茹 圖╱楊夢茹、余信賢、wikipedia提供
     
     
    去太魯閣
     
    火車往花蓮的方向開,氣象預報這幾天全台都烏雲密布,下雨天適合旅行嗎?我不是玩家或做足功課的認真旅人,以前曾兩度造訪太魯閣,依例在花蓮搭客運上山,行腳始終不出巴士停駐的方圓幾百公尺,印象則停留在太魯閣入口「東西橫貫公路」那塊牌坊和幾個著名的景點上。
     
    鄰座是一位諳中文、陪父母出遊的紐西蘭青年,我們聊了起來。我發覺自己多慮了,「台灣申遺潛力點」的說法根本沒有引起他發問或質疑;行前閱讀的資料馬上派上用場,我順利地促銷了一下太魯閣壯麗的風光。
    欣賞風景,若能知性、感性兼具,絕對能提昇旅遊品質,擺脫走馬看花的渾沌。「國家公園」有一定的格局,「申遺潛力點」蘊含一定的自我期許,兩者皆不宜忽略。我們做了什麼?還有再上層樓的空間嗎?這是我此行想探知的東西。
     
    雨中探奇,步伐稍慢,心情靜淡。如何不好?
     
     
    悲歡立霧溪
     
    花蓮素有「後山」之稱,所謂後山指的就是奇萊連蜂。根據考古調查,大約在西元前後,一群具有麒麟、卑南文化混合相的人在立霧溪口的富世階地(今富世遺址)居住,成為太魯閣第一批住民。接著是一群使用印紋陶器的普洛灣類型十三行文化人,即太魯閣人口耳相傳的Mak-quolin人,約在1,200年左右來到立霧溪畔,在下游一帶安居落戶,遺址分布於今天的布洛灣、西拉岸等地。300多年前,原來住在南投縣仁愛鄉靜觀部落的一部分賽德克亞族人,打獵時發現了這塊原始林野,於是翻越中央山脈,東遷至此。
     
    2004年,經過10年努力,這些世居立霧溪的人正名為「太魯閣族」,成為台灣第12個原住民族;今日約有兩萬多人。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一年之後日本的行政機制進入後山,1910年推出「五年理蕃」計畫,等於宣告太魯閣人與世隔絕的清幽日子結束。日治初期,相繼發生的「新城事件」(1896年)及「威里事件」(1906年),促使日本政府修築東部山麓間的隘勇線(或稱「益勇線」),以便封鎖並孤立這個拒不合作的頑強部族。1914年5月,日方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從奇萊山出發,翻越合歡山,順著立霧溪谷進入太魯閣地區,經過兩個月武裝對峙,太魯閣族勇士終究不敵日軍強大的火力,被迫投降,這便是著名的「太魯閣事件」。
     
    從此,立霧溪畔出現了外人的身影,而日本政府見識到台灣東部的風姿,下定決心開發這座林礦豐富、野生動物群居、因高山溪泉蝕切而形成的深邃峽谷。1921年,開始了延伸警備道路的築路工程,這條路同時兼具產業道路的功能,地方上種植的苧麻、桂竹等農作物,以及新興的養蠶業皆經由這條路輸出,而太魯閣峽也於1927年被《台灣日日新報》評選為「台灣八景」之一,太魯閣的美景正式與世人初相見。
    然而,兩種文明的衝突並未因而停止,1930年發生的「霧社事件」震驚全台,同時改變了日方的政策,於次年展開大舉遷移太魯閣山區各社,將之送往平地混居、形成新部落的行動。
     
    隨著山區漸趨平靜,住在平地的老百姓把注意力移往欣賞山嶽之美,一時間興起一股深入山林探奇的風潮,當初為了「理蕃」而開的路,在總督府整修之後成為尋幽訪勝之道。1935年,西起台中霧社,東迄太魯閣峽口的「合歡越道路」全線通車。
    貫穿太魯閣峽谷的立霧溪(圖片提供╱余信賢)
     
     
    中橫、蘇花兩把鑰匙
     
    國民政府遷台後,考量國防所需,及為平衡東西部經濟發展,兼顧開發山區資源之便,因而有了構築一條貫通台灣的橫貫公路的想法。1955年成立「橫貫公路開發委員會」以規畫勘察地形,台灣省公路局下設「橫貫公路工程總處」專責築路工程,而體能仍佳的退伍軍人就成了理想的築路人。
     
    這項向老天爺挑戰的浩大工程於1956年開工,以「合歡越道路」為基礎,斧頭與炸藥作為主要工具,三年築路期間屢遭地震和颱風考驗,施工的困難度超乎想像。許多地方因地質敏感,無法用大型機械挖掘,全憑築路人手持鍬鏟和斧頭,用麻繩綁在身上,在無立足之地的峭壁上手工作業。每一塊落石、每一次坍方、或每一場豪雨,不但造成人員傷亡,工程進度也大受影響。歷時三年九個月又18天的工程期,每天動員五、六千人,因意外如使用炸藥不當或墜落山谷,以及天災而殉職者有212人,受傷者達702人。長春祠就是為了紀念這些因中橫而犧牲性命的人,其中有些屍骨至今仍埋在公路下,但他們的大名都留在祠中。
     
    1960年5月9日,全長277公里的「中部橫貫公路」在舉國驚嘆聲中通車,加上1932年完成、長185公里的蘇花公路助陣,兩把交通之鑰為中外觀光客打開太魯閣的大門。
     
    長春祠旁溪溝長年流水形成瀑布而有「長春聽濤」美名(圖片提供╱余信賢)
     
     
    台灣第三座國家公園
     
    事實上,太魯閣早在合歡越道路修好的1935年,便在民間以及「東台灣勝地宣傳協會」的鼓吹之下,入選成為國立公園候補地;兩年後通過,晉階為「國立公園」。
     
    1982年,墾丁成為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太魯閣當仁不讓,繼陽明山之後,於1986年雀屏中選。這座占地九萬兩千公頃的國家公園,依循太魯閣人東拓、日本人征伐,以及渡海而來開鑿中橫的榮民足跡,橫跨花蓮、台中與南投三縣,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要範圍,擴及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面積遼闊。
     
    公園境內地勢高聳,大致從西部的脊樑山脈向東傾斜,其中一半的山區由2,000公尺以上的山巒組成,而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盤據近六分之一面積,登上「台灣百岳」者就有27座,足見氣勢雄偉。發源於合歡山與奇萊山北峰之間的立霧溪貫穿全境,立霧溪及其眾多支流的強大河蝕作用,是成就峽谷地形的先決條件之一,於是今日的太魯閣順理成章地以立霧溪為界:天祥以東稱為「內太魯閣峽」,沿線出露的岩石以變質石灰岩(俗稱「大理岩」)為主;以西稱作「外太魯閣峽」,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分布最多。
     
    太魯閣國家公園擁有劇烈造山運動隆起形成的變質岩區,岩層的走向大致呈東北—西南向,是故高山峻嶺遍布。因為地殼運動不斷隆起,且立霧溪終年水量豐沛,溪流下切侵蝕速率之快,造成太魯閣峽谷每年以0.5公分的速度向上抬升──近幾年《Science》期刊密切注意並報導,其箇中險境與奇景就是在三角錐山支稜被切穿,加上岩性緻密、不易崩解的大理岩共同形塑之下,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峽谷。峽谷垂直陡峭,猶如一刀劈下,狹窄處讓人屏氣凝神,唯恐直達天際的線條隨時可能斷裂,憂心仰賴呼吸的天窗將猛然關閉。
     
    大理岩是台灣已知出露地表最古老的岩層,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兩億五千萬年以前,而根據已經發現的古生代紡錘蟲、珊瑚等化石,以及中生代的溝鞭藻化石推斷,當時的太魯閣處於熱帶的淺海環境,由海洋生物、陸地沖刷入海的沉積物和海底火山噴出之岩漿與灰燼累積起厚達數千公尺的沉積物,後來經由變質作用,才有今日太魯閣峽谷常見的各種變質岩。太魯閣國家公園地質之古老,可見一斑。
     
    這塊古老的園地孕育出差異性極大的地勢與地形,從海平面到海拔3,472公尺的南湖大山應有盡有,氣候也隨之變化萬千,冬天可以登高山賞雪,中海拔地區則是炎夏避暑的勝地。從平地到高山,形成多采多姿的生態系,雖說因地形和雨量的關係,土壤不易聚積或化育,但某些石灰岩發達的區域依舊點綴著耐寒貧瘠的植被,例如太魯閣繡線菊、彎花醉魚木等繽紛迎客。此外,在屬於高山氣候的地帶相當有限的情況下,拜地殼上升營力之賜,亞高山地帶(3,000至3,600公尺)出現了令人驚喜的高山植被,如南湖碎雪草、雙黃花堇菜等,為低溫、勁風的山間增添強韌的生命力。
     
    動物也在這個生物舞台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各式各樣的植物提供牠們躲藏的空間、賴以存活的食物,所以能代代繁衍下去。以處處可見的昆蟲來說,截至目前為止,太魯閣紀錄在案的已經超過1,000種;16種兩棲類物種中以溪流性的蛙類為主,如褐樹蛙、斯文豪氏赤蛙等;爬行動物方面,蛇類25種、蜥蝪11種;哺乳動物中勢力最大的,要算24種不同的鼠類了,另外還有9種食肉性動物,如台灣黑熊、石虎等。
     
    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的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圖片提供╱余信賢) 
     
     
    潛力無窮
     
    近年來文化部大力提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動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觀念及作法,並且於2002年首度召集學者專家,同時徵詢各地方政府的意見,選出阿里山森林鐵路等12處申遺潛力點。今年二月,再一舉增列屏東排灣石板屋等五處潛力點,累計台灣共有17處申遺潛力點。太魯閣國家公園於第一階段就在文化部的名單上,距離它躋身國家公園的1986年,已歷20多載。
     
    根據世界保育聯盟保護區委員會(IUCN)的定義,山岳保護區必須具有下列特徵:1.保護區內相對高差在1,500公尺以上;2.面積達10,000公頃以上;3.可以對應該委員會保護區類型(i)至(iv)。如若從世界遺產「傑出的全球性價值」列舉的10項登錄基準觀之,比較適於評比太魯閣的,則是其中7至10項「自然基準」。太魯閣國家公園毫無疑問是一處山岳型的景點,而全球851處世界遺產中,列為國家公園的就有87座(分布於48個國家內),山岳型是其中的最大宗,計55處,占已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33%;且這55處山岳型世界自然遺產中,在申請時將四項自然基準一網打盡者有11處,如美國的黃石大峽谷、馬來西亞的姆魯山,而同時引用自然與文化基準者──即複合遺產──也有10處,如中國黃山、秘魯的馬丘比丘。換句話說,太魯閣必須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色才能獲得青睞。
     
    如是觀之,太魯閣在不以面積取勝(約40%山岳型世界遺產面積與之相當,況且大小並非提名關鍵),而風景美質、生物多樣性及生態過程又已經成為常態的情況下,若以地質為主題,或許可以增加說服力。理由有二:首先,台灣在全球性生物區分類系統中隸屬於印度馬來亞生物地理區,自成一處生物地理省;其次,在生物群落系統的分類上,又屬於「混合島嶼系統」。台灣因位於大陸和海洋板塊碰撞的交界地帶、太平洋西岸亞熱帶颱風豪雨區,正在進行的極速造山運動與河流極速下切作用,在在構成複雜的地質面貌。
     
    全世界位於混合型島嶼系統中的山岳型世界遺產目前已知有三處,而且都在亞洲,前述的馬來西亞除姆魯國家公園之外,尚有第二處京那峇魯神山公園,至於第三處,就是印尼的洛倫茨國家公園了,想要勝出,太魯閣的風景美質必須豔冠群芳,而地質地形又「別無分店」,才會引人矚目且重視。既然與上述三座國家公園相比,印尼的洛倫茨國家公園雄踞面積、最高峰(查亞峰,4,884公尺)榜首,太魯閣國家公園一不能以大搏小,二非高人一等,就要具備別的特質,以便提昇競爭力。
     
    根據李光中教授主持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得知台灣位於混合島嶼系統的最北端,而馬來西亞與印尼兩地共三座國家公園皆位於熱帶氣候,如此一來,屬於混合型島嶼系統、亞熱帶氣候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假使主打「亞熱帶氣候」,或可成為目前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上的遺珠,而有入選的希望。
     
     
    去蕪存菁 叩關有望
     
    根據世界遺產的10項登錄基準中,以(vii)「具有極為優越的自然現象、或具有非凡自然美和美學重要性的地區」,亦即風景美學價值,至今尚未發展出一項可供普遍應用的評估架構。
     
    太魯閣國家公園美不勝收,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已是它具有風景美學價值最有力的說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所有的自然遺產除了符合登錄基準之外,也必須通過「完整性」的檢驗,意指自然、背景、環境的完整性。所謂完整性,「是一種瞭解自然與(或)文化遺產及其特性完整無損程度的方法」,因此太魯閣國家公園還得竭力避免因「遭受開發與(或)忽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了這些認知,就來一趟太魯閣之旅吧。車子剛進入國家公園腹地,「亞洲水泥」巨大的柱子劈頭劈腦闖進我們的視野,它很醜,形狀與顏色皆是,它也很莫名其妙,與周遭的景象完全不相容,這位不速之客駐留如此之久,做主人的難道不覺芒刺在背?接著再看區內的道路,不少邊坡以水泥填平岩石,九曲洞隧道部分邊坡還有水泥噴漿,想當然爾再一次迫使我們捫心自問:這樣好嗎?這樣對嗎?近來燕子口落石漸趨嚴重,甚至有人異想天開要在其上搭建一個棚子!
     
    這都是經營管理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太管處分屬於兩個單位:工程部分歸內政部營建署管轄,景觀維護與經營管理則在交通部觀光局治下。已經存在的瑕疵,或許是因為有兩位不同的婆婆有關?
     
     
    歸來之後
     
    我去了一趟太魯閣,帶著回憶與批判返家。
     
    我記得當我在慈母橋附近與火車上認識的紐西蘭人不期而遇時,我不禁因「我的」太魯閣而感到驕傲;我也記得自己不時無禮地打斷導覽志工的解說,挑剔她的語言。我還記得,當我問太管處的人:「在申遺的路上還有哪些未竟之處,哪些是我們現在就應該付諸行動,而且要積極為之的?」對方答道:「很多,當然要更嚴謹些」時,我不知怎地沒有被說服。我當然更不會忘記,車子行駛九曲洞隧道時,一輛跑車挾其震耳噪音,倨傲地超前──我立刻致電太管處舉報──別以為太魯閣天地寂寂,都是它教的。
     
    回到台北,無意中翻閱到《壹週刊》記者夜宿立德布洛灣山月邨的敘述:「入村後天色已暗,今夜的晚餐是『當德州牛仔遇上德魯固勇士』套餐,主廚以原味美國牛肉,沒有額外加工醃製,只是簡單煎烤,沾上原住民特有的山胡椒,香嫩牛排在口中散發異文化碰撞的獨特風味。(註一)」疑惑再度侵占我的情緒;當我身處實地,山上建起了小木屋的話語從解說員的嘴裡流出來的當兒,我卻未嘗感到絲毫憤慨……。是的,對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的台灣而言,申遺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申遺是一種理想、一個目標,激勵我們追求更高境界。與太魯閣共處,我們知性學習、感性讚嘆,在準備申遺的路上,園內的一草一木、任何措施,都需要我們理性地全方位思考。
     
     
    註一:〈追月 花蓮〉,林春旭,刊載於《壹週刊》435期,2009.9.24,110頁。
    參考資料:
    1. 《古金峽谷—變動的太魯閣》,王鑫等撰文,太魯閣國家公園,2008.12
    2. 《太魯閣峽谷景觀價值及變遷監測之調查》(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研究主持人:李光中,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