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962 累計瀏覽人次:5423065 / 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非物質文化遺產

索瑪地區外展型獨木舟的建造和使用

Building and use of expanded dugout boats in the Soomaa region
國家 : 愛沙尼亞
所在地區 : 歐洲
方位 : 北緯58.69度 / 東經25.84度
入選年分 : 2021
遺產類別 : 傳統手工藝
國家:愛沙尼亞

來自索瑪地區的愛沙尼亞外展型獨木舟是一艘類似獨木舟的船,從一棵樹(通常是白楊)中挖空,具有擴展的側面和淺淺的基底。建造外展型獨木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找出合適的樹開始,到船下水為止。外展型獨木舟的建造,是一項涉及大師、學徒和其他社區成員的團體活動。這項習俗是透過學徒制度和正規學習來傳播,並伴隨著關於傳奇大師和其船隻的故事。外展型獨木舟是索瑪居民日常文化的關鍵組成。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它們都被用於日常運輸和捕魚。隨著現代和更便宜的船型以及廣闊路網的出現,外展型獨木舟不再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元素。儘管它們具有持續性的文化意義和娛樂用途(包括自然旅行和休閒釣魚),該元素也受到如師徒間缺乏知識轉移、造船和使用需求疲軟、原料供應有限、以及索瑪地區人口下降等因素的威脅。因此,現在只剩下五位大師級工匠,而在過去二十年裡,每年只打造了一到兩艘獨木舟。

馬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西側,由36座島礁組成,星羅棋佈於閩江口外,串連為一海上明珠。堅硬的花崗岩是大地天賦的素材,丘陵起伏、岩岸蜿蜒,構成馬祖的基礎地形特色。而遠從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的島嶼生活遺跡、漢朝閩越族避走海外形成海洋民族、清初閩東沿海漁民和少數泉州人蜂湧移居,就地取材、打石砌牆、圍牆築屋,在各個澳口沿等高線形成依山的聚落,構成了現在馬祖獨特的聚落型態;至國共內戰,馬祖成為軍事重地,銘刻上坑道、碉堡、標語、砲臺等戰地烙印,在山陵起伏下,是一條條坑道的交織,密度為全世界之冠。

馬祖戰地文化是全世界從「熱戰」到「冷戰」,以致於邁向目前「和平共處」階段,保存最完整、最佳的示範點,更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戰爭文化遺址。德國柏林圍牆只留小段供人憑弔;南北韓38度線處於準戰爭狀態;越南前南、北越鴻溝消滅殆盡;馬祖對岸的馬尾對峙期間設施也已幾無保存。加上馬祖閩東文化之搭配,更是獨步全球的優勢。

另外,原被生態界以為已經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2000年再度在馬祖被發現,迄今統計全世界僅存50多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其中有20多隻出現於馬祖,是目前全世界最多者。
馬祖 1949年,閩江、舟山群島相繼失守,美軍見留守大陳島後勤線將會過長不易長期防守,建議國民政府放棄大陳島等地,轉進金門、馬祖,對於大陸福建沿海任何軍事行動皆可提前掌控,扼守其要點,馬祖列島便成為國共抗戰的最北端防線,次年成立「馬祖行政公署」,實行軍事管制,但在這期間,行政組織相當不穩,軍事部隊事權也不統一,因此,為減少權力機關層級繁複,使權力集中,於1956年設立了「戰地政務委員會」,簡化行政層級,事權統一,軍方強勢的控管著一切事務,居民生活嚴重受到監控,管制其人口外流,並將居民納入軍事管理,建立民防組織,遂由原先安平樂業的漁村,一躍成為冷戰時期反共前哨堡壘,作為民主世界與共產政權的最前哨,馬祖實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馬祖雖未經歷重大砲火摧殘,但歷史留下的軍事遺跡,卻成為我們最珍貴的文化資產。金馬戰地文化於2009年獲遴選為臺灣17處潛力點之一。 回溯馬祖列島開發歷史,遠至六千年前約當新石器時代,就有史前人類在島嶼上過著漁獵和採集的生活。從東莒島大坪隴考古遺址出土文物研究,證實與福州地區的曇石山遺址同屬一個文化層,跟後來的閩越文化圈,又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至今馬祖人仍舊保留著蛇和青蛙的圖騰信仰,濃濃的閩越文化遺風,已經沈潛於島民生活的底層,常顯現於祭典上,表露出馬祖人報本原始的情結和質樸的一面。 漢武帝剿滅閩越國後,一批不願歸降的閩越族遁走海上,成為最早的海洋民族,這樣偉業卻被歷代皇朝貶為「蜑民」階級。馬祖人稱呼蜑民為「曲蹄仔」,馬祖有許多曲蹄仔開發和出沒的澳口,因此有「曲蹄澳」的地名。史載馬祖曾有兩次海禁,進行封島焦土並將島民內徙:一次在1387年,因防制倭人為禍;另一次在1661年,為防止東南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軍隊。 海禁卻困不住馬祖人冒險犯難的海洋性格。清初,閩東沿海漁民和少數泉州人仍蜂湧移住澳口,汲汲營造家園。於是就地取花崗岩,打石砌牆、圍牆築屋,在各個澳口沿等高線形成依山的聚落。如今,「一村一澳口」的聚落型態構築了獨特的聚落景觀。而堅實的花崗岩牆體和滿佈壓瓦石的屋頂,造就馬祖鮮明的建築風格。方正的「一顆印」民居和醒目的廟宇封火山牆,相映成趣。 聚落內,村民習於操弄福州語腔調,世代傳頌澳口保護神:「白馬尊王」的守土聖跡;傳統生活仍如以往,村民依歲時節氣敬神祭祖,日復一日形塑著閩東人文的風采。而原是村民自家釀製的老酒,今日成為公營酒廠的招牌,名聲遠播。 1947年,國共內戰情勢慘烈,國民政府節節敗退,中共揮軍南下,國民政府將軍隊部署於東部沿海一帶的島嶼,企圖封鎖華中地區與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對外聯絡,建立防禦陣線,以嵊泗列島鎖住長江與上海,以舟山群島鎖住淮河與東海漁場,以馬祖列島控制閩江口流域,以金門封鎖廈門。
1968年起,馬祖地區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西莒及東引,以人工一刀一斧、日夜不停趕工方式,在堅硬的花崗岩中開鑿出「北海坑道」、「安東坑道」、「午沙坑道」這些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坑道密度為世界之冠,形成特殊的戰地景觀。馬祖島上充滿「反攻大陸」、「蔣總統萬歲」、「爭取最後勝利」、「軍民合作」、「枕戈待旦」等標語,以及馬祖各式各樣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廚房、廁所等防禦工事軍事據點。這些冷戰時期戰地文化景觀,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空情境,加上燈塔、民間信仰廟宇及碑碣,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二及第四項。 馬祖獨特的戰地文化,兼具從「負面世界遺產」(對抗、戰爭、悲劇)走向「正面世界遺產」普世價值(和解、和平、喜劇)的教育示範與啟示作用,代表人類追求和平共存的普世價值,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三項。

無形文化遺產

姓名: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內容:
驗證碼:
Captcha
提醒您,勘誤表單欄位皆必填,請確認資料正確再送出,謝謝。
*
推薦瀏覽 推薦瀏覽
*

沙皇聖誕節慶典

沙皇聖誕節是一種儀式性的慶典,每年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地區的Se...
*

飛人儀式

飛人儀式是一種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幾個少數民族,特別是韋拉克魯斯...
*

皇家祭祖儀式及宗廟祭...

宗廟位於首爾(漢城),是舉行儒教儀禮、供奉朝鮮王朝(14至1...
*
熱門瀏覽 熱門瀏覽
波帕揚城的聖週遊行 聖週遊行是哥倫比亞波帕揚城一項古老的傳統,自殖民時期延續至今...
女孩舞蹈節(チャッキ... 三浦市位於日本中部神奈川縣的半島,發展成一個臨太平洋的軍事港...
蕭比木琴音樂 蕭比族居住在南莫三比克印海班省的南部,以其樂團音樂聞名。蕭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