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什科菲亞洛卡的耶穌受難劇
Škofja Loka passion play
什科菲亞洛卡的耶穌受難劇
每年的大齋期和復活節時期,斯洛維尼亞什科菲亞洛卡鎮的居民會聚集到當地的中世紀中心參加遊行,遊行中會演出一齣耶穌受難的民俗戲劇,參與演出的人數可高達九百人以上。什科菲亞洛卡的耶穌受難劇以聖芳濟教會(Capuchin)一位僧侶的古老作品為基礎,共演出二十幕的苦路以及其他舊約與新約聖經中的場景。該戲劇會以創作當時的方言演出,戲中會穿插一系列不同的場景。除了演員之外,另有四百個當地居民也會義務參與戲劇的製作。什科菲亞洛卡的耶穌受難記非常複雜,因此每六年才會演出一次。該戲劇除了是當地身分認同的重要象徵外,更提供了當地居民互相交流聯繫的機會,並能夠讓居民產生對社區的貢獻感,進而提升社區的凝聚力。戲劇相關的知識與技術會在參與者的家庭中由長者傳承給年輕世代,協助戲劇製作的工匠們也會透過開班授課來傳遞相關的技術。此外,耶穌受難劇也已被納入了當地學校的課程中。
相關連結
UNESCO
每年的大齋期和復活節時期,斯洛維尼亞什科菲亞洛卡鎮的居民會聚集到當地的中世紀中心參加遊行,遊行中會演出一齣耶穌受難的民俗戲劇,參與演出的人數可高達九百人以上。什科菲亞洛卡的耶穌受難劇以聖芳濟教會(Capuchin)一位僧侶的古老作品為基礎,共演出二十幕的苦路以及其他舊約與新約聖經中的場景。該戲劇會以創作當時的方言演出,戲中會穿插一系列不同的場景。除了演員之外,另有四百個當地居民也會義務參與戲劇的製作。什科菲亞洛卡的耶穌受難記非常複雜,因此每六年才會演出一次。該戲劇除了是當地身分認同的重要象徵外,更提供了當地居民互相交流聯繫的機會,並能夠讓居民產生對社區的貢獻感,進而提升社區的凝聚力。戲劇相關的知識與技術會在參與者的家庭中由長者傳承給年輕世代,協助戲劇製作的工匠們也會透過開班授課來傳遞相關的技術。此外,耶穌受難劇也已被納入了當地學校的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