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1453 累計瀏覽人次:4834447 / 星期三 2024/4/24
世界遺產趨勢
臺灣潛力點
非物質遺產
世遺18
檔案下載
案例計畫
公約條款
文化資產法規
國際組織
瀕危遺產
調查研究
其他
目前瀏覽:文化遺產 回列表 上一則 下一則
  • 【亞洲】世界文化遺產的跨國界特性-從印度宗教性文化紀念物的擴散談起

    世界遺產雜誌06期文.圖∕傅朝卿
     

    世界文化遺產的跨國界特性-從印度宗教性文化紀念物的擴散談起
     
    文.圖∕傅朝卿
     
     
     
    依據《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世界遺產分為三類,分別是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自然遺產(Natural Heritage)與兼有二者之複合遺產。根據條約第一條之定義,文化遺產包含文化紀念物(monuments)、建築群(groups of buildings)與歷史場所(sites)。近年則大力推動「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csape)與「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
     
    在這幾類的文化遺產中,所謂的「文化紀念物」最常讓華人世界誤解,因為其英文「monuments」,在台灣常被翻譯為「紀念碑」,也有人譯為「古蹟」,中國大陸則以「古跡」稱之,都不能完全涵蓋其真正意義。根據世界遺產的概念,文化紀念物指的是「建築作品、紀念性的雕塑作品與繪畫、具考古特質之元素或遺構、碑銘、穴居地,以及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觀點來看,具有傑出普世性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物件之組合。
     
    在諸多建築類型中,宗教性的建築因其機能及規模,最能歸類於文化紀念物,而且也最能反映出其紀念性(monumentality)。由於宗教具有會傳播的特性,因此同質性的宗教文化紀念物也會隨著宗教的傳播,從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
     
     
    印度的宗教性文化紀念物
     
    截至目前(2009年8月)為止,印度一共有27處地方被列名為世界遺產,絕大多數的文化遺產與皇室及宗教有關,其中佛教聖地的阿姜塔石窟(Ajanta Caves)、桑吉佛教文化紀念物(Buddhist Monuments at Sanchi)與印度教的聖地卡朱拉荷文化紀念物群(Khajuraho Group of Monument)最具特色。
     
    阿姜塔石窟是西元前第3世紀阿育王時期開始挖掘,工作持續進行了將近1000年,形成了29座重要的石窟,內有佛殿與僧房,大量的宗教性雕刻與壁畫,完全符合了文化紀念物的特性,更因開鑿時間不一,使藝術風格多樣而豐富,壁畫之內容為佛經的具體表現,品質之高,是為印度之冠。
     
    桑吉是印度最有名的佛塔城,在佛教世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根據史料所載,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皈依佛教後,就在印度廣建佛塔,其中3座重要者就是位於桑吉,其他於西元前第三世紀至十二世紀間所建的塔也有數十座。在桑吉所有的佛塔中,桑吉大塔乃是阿育王所建佛塔中,規模最大者,直徑約36公尺,高約16.5公尺,為覆缽形式,並於四面各設有一座牌坊。牌坊上雕刻有佛陀生平事蹟及各種佛教故事,甚為壯觀,是一座標準的佛教文化紀念物。
     
    卡朱拉荷文化紀念物群是印度教發展的最直接證物,建於西元第十世紀至十一世紀。整個廟宇組群共有80多座,目前保存了20多座。其中最大者稱為瓦哈拉寺,高達31公尺,由84座尖塔疊砌而成,高聳的造型成為日後印度教寺廟的典範。這組寺廟中的各種雕刻,生動細膩,令人讚不絕口。
     
     桑吉大塔乃是阿育王所建佛塔中,規模最大者,直徑約36公尺,高約16.5公尺,為覆缽形式,並於四面各設有一座牌坊。牌坊上雕刻有佛陀生平事蹟及各種佛教故事,甚為壯觀
     
     
    印度的宗教性文化紀念物在南亞的擴散
     
    佛教在印度興盛之後,就不斷往外擴散,南亞、中南半島及東南亞都深受其影響,同樣的情況也出現於印度教,於是在這些地區烙印下佛教與印度教的痕跡。由於宗教建築在發展過程中,常會以發源地的母體建築為範本,進行近乎複製般的子體建設,致使今日在南亞、中南半島及東南亞都可以看到與印度類似的宗教性文化紀念物,有些更已經被列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南亞,佛教與印度教的文化遺產舉目可見。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便是一個集合佛教、印度教及喇嘛教的聖地,於1979年被列名世界文化遺產。蘭毗尼佛陀誕生地(Lumbini, the Birthplace of the Load Buddha)則是數千年來,佛教徒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於1997年被列名世界文化遺產。但前者是一種建築群,後者比較接近「歷史場所」(site)。相對地,位於斯里蘭卡的康提聖城(Sacred City of Kandy)及丹不勒黃金寺(Golden Temple of Dambulla)就具有文化紀念物的特質。
     
    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與印度最近之處只隔35公里。這種地理位置使得斯里蘭卡的歷史文化必然受到印度的強烈影響,在建築上也是如此。當西元第四世紀,佛陀的佛牙被迎到斯里蘭卡後,王宮與佛牙寺就成了行政與宗教中心。1592年,康提成為斯里蘭卡首都,自然也成為王宮與佛牙寺落腳之處。而這個壯麗的建築組合,在1988年被連同整個城市的歷史中心,被列名為世界文化遺產。佛牙寺,在當地稱為斯里達拉達馬里加瓦(Sri Dalada Maligawa)不但見證了佛教在斯里蘭卡的傳播,更成為佛教世界著名的朝聖地。
     
    丹不勒黃金寺在本質上是屬於石窟寺,整個石窟組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第三世紀,並持續累加,是佛教僧侶制度最好的見證,至今依然保持運作。整個組群位於高起的地形之上,至今已發現超過80個石窟,其中保存最好的5處開放供人瞻仰,一共有150多座佛陀雕像,以及好幾座國王雕像,後來也加入了印度的神祇。除了雕像之外,相關的壁畫面積也超過2000平方公尺,是標準的宗教性文化紀念物。
     
     
     
    斯里蘭卡丹不勒黃金寺佛像
     
     
    印度的宗教性文化紀念物在中南半島的擴散
     
    中南半島上第一個大的王國就是《梁書.扶南傳》記載的扶南國,它建立於西元第一世紀左右,在湄公河畔,包括現在的高棉和越南的南部,其勢力可能達到現在的泰國和緬甸南部。當時,印度教已傳入扶南王國。到了第七世紀,在湄公河中游又興起一個高棉人的王國,中國人周達觀就曾以元朝特使之身份,在1296年到達當時稱為真臘的的吳哥王朝,並且將其所見所聞撰述成為《真臘風土記》,為後代了解當時吳哥重要的文獻。真臘的第一代國王就自稱是「被濕婆保護的人」。真臘王國的歷代國王也都崇信印度教。
     
    西元第一世紀前後,小乘佛教已傳入中南半島。第三世紀左右,隨著中印兩國的貿易往來,大乘佛教也開始傳到這裏。實際上,印度教和佛教在中南半島一直並存著。在第九世紀至十三世紀間,印度教和佛教幾乎是同時盛行。舉世聞名的高棉吳哥窟,就是佛教和印度教兩種宗教文化融合的結晶。第十四世紀後,印度教漸漸衰落,佛教逐步佔據主導地位。
     
    吳哥遺蹟群由數百棟建築所組成,其中比較著名宏偉的建築,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期。第一個時期為迦耶瓦曼二世(Jayavarman II)於西元802年完成統一大業建都後的建設。這個時期的寺院建築都有高聳的磚塔,並且位於台座之上。寺院大門基本上朝東,但在其他三面則會處理以假門。磚塔在外觀上都會塗以灰泥,柱樑與壁龕則裝飾以砂岩雕刻。雕刻的主題包括有卡拉(Kala),其是一個怪獸頭,框以毘濕奴神(Vishnu);加魯達怪獸(Garuda)、滿戴珠寶的女像、雅帕莎拉絲女神(Apsaras)。柱子多數為八角形,並裝飾以葉子圖案。
     
    第二個時期多數為蘇雅瓦曼二世(Suryavarman II)之朝代所建,以吳哥窟為代表。蘇雅瓦曼二世在1113年其伯父吉蔑王去逝之後即登基為王,深受百姓愛戴,而他不僅自視為政治上的領導,更自認為神。同時將領土往外拓展,建立了僅次於中國的東方第二大帝國。第三個主要的時期為迦耶瓦曼七世(Jayavarman VII)時所建之吳哥都城、百因寺、寶劍寺、塔普倫寺及涅盤寺等重要寺廟。
     
    成熟的高棉寺院建築,其實深受印度聖山觀念之影響。一座寺院就是須彌聖山的象徵,是神祇神聖的居所。基本上,寺院必須有一座中央高塔座落於一的層層階梯的台座上,後來塔樓被擴增為5座,除了中央高塔外,四個角落各另立一塔。四向軸線上都有由獅子護衛的階梯通往廟山。5座高塔象徵須彌山的5座高峰,中央塔樓通常高度會略高。須彌山的象徵主義並存於印度教與佛教的神話中:世界是一塊位居中央的土地,其上為天堂,其下為地獄。須彌山位於土地正中央,連接了天堂與地獄,為世界之軸心。在實質建築上,寺院除了必備的塔樓之外,還有門屋、參道、圍牆與雕刻裝飾。從文化遺產的角度來看,1992年列名世界文化遺產的吳哥窟無疑的也是一處文化紀念物。
     
     
     
    吳哥遺蹟群由數百棟建築所組成,磚塔在外觀上都會塗以灰泥,柱樑與壁龕則裝飾以砂岩雕刻
     
     
    印度的宗教性文化紀念物在東南亞的擴散
     
    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佛教文化紀念物乃是印尼爪哇島上的婆羅浮屠塔群(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婆羅浮屠塔群的興建緣由,目前仍有一些學術上的論辯,但大致的論點是這座俗稱「千佛塔」或「山丘上的佛塔」的大型宗教性文化紀念物可能是來自於印度的莎蘭達(Cailendra)王朝、興建於西元第八至九世紀左右;也就是佛教被從印度傳入印尼的期間。婆羅浮屠塔群在十世紀爪哇文化及政治中心東移後,逐漸衰敗,最後隨著伊斯蘭教勢力的擴張,於十六世紀完全被廢棄,直到十九世紀才被重新發掘,1991年列名世界文化遺產。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婆羅浮屠塔群就是一個實心的複合大佛塔,10層的塔階逐層退縮,每層不是有小塔就是有精美的佛像雕刻,最高處是直徑近10公尺的鐘形大舍利塔。另外,也有學者指稱其為一座立體的密宗曼荼羅。不管機能的判讀為何,婆羅浮屠塔群從文化遺產的屬性來說,將其指認為文化紀念物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光就其尺度而言,就十分震撼:佔地達約1.5公頃、體積5.5萬立方公尺;中央舍利塔高34.5公尺、長123公尺、寬113公尺;使用石塊可能超過200萬塊。
     
    事實上,在佛教於印尼流行之前,印度教早就在此盛行。印尼早期幾個王國都奉印度教為國教。第九世紀,爪哇地區信奉印度教的勢力再度興起。在爪哇中部建立的馬達蘭王國(Mataram Kingdom),有四位國王崇信濕婆教。其中一個國王,建築了一群供奉濕婆的普蘭巴南寺廟群(Prambanan Temple Compounds),歷時數十年,約有250座神廟,是印尼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印度教寺廟群。這些建築物規模宏大、藝匠精美,從建築和藝術價值而論,都足以和婆羅浮屠相互抗衡,當然也可以被視為一個宗教性文化紀念物。
     
     
    印尼爪哇島上的婆羅浮屠塔群
     
     
    普蘭巴南寺廟群(Prambanan Temple Compounds)
     
     
    跨越國界的文化體系
     
    截至目前,世界遺產的數目已經累積到890個。每個國家每年都會卯足全力,爭取自己國家內的文化遺產成為世界遺產的名單。然而在這些分佈於不同國家的世界遺產中,其實有不少文化遺產,特別是宗教類,必須跨越單一國家來思考才能獲致一個完整的輪廓。從印度出發的佛教及印度教,在南亞、中南半島及東南亞烙印下的痕跡,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當我們在體驗或追求對於世界遺產的了解時,對於宗教性文化紀念物,如果能突破單一國家的思維,必然可以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