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愛爾蘭豎琴(Irish harping)
Irish harping
愛爾蘭豎琴(Irish harping)
愛爾蘭豎琴是愛爾蘭人民身份認同的核心。豎琴是愛爾蘭的國家象徵,已有逾1000年的演奏歷史;它有如鈴鐺般的聲音和音樂吸引了所有聆聽者,在愛爾蘭的神話、民間傳說與文學中都享有盛譽。如今,現代豎琴大多不再使用單根柳樹以金屬絲繩串連以指甲彈奏,取代的是用各種類型的硬木製成,以腸弦或尼龍串起來並以指尖彈奏。雖然有部分男性與男孩彈奏豎琴,但是女孩及兒童才是主要的豎琴傳承者。相關豎琴彈奏技藝的傳承,是透過聽覺和/或以藝術音樂風格中的符號,並且早期金屬絲弦豎琴的當代代言人也承載了珍貴的音樂遺產;當代的腸弦豎琴演奏者保存了歷史曲目,並且在回應日益創新的豎琴風格下同時確保了它的連續性。過去六十年來,民眾體認到豎琴在愛爾蘭人的身份、語言和文化中的地位,已喚起人們對豎琴演奏的興趣,目前這項傳統傳承的人數約有1500人,而且數字仍穩定成長。豎琴演奏也幫助人們接納多元性並彌合鴻溝。
相關連結
國家:北愛爾蘭
連結介紹:
愛爾蘭豎琴是愛爾蘭人民身份認同的核心。豎琴是愛爾蘭的國家象徵,已有逾1000年的演奏歷史;它有如鈴鐺般的聲音和音樂吸引了所有聆聽者,在愛爾蘭的神話、民間傳說與文學中都享有盛譽。如今,現代豎琴大多不再使用單根柳樹以金屬絲繩串連以指甲彈奏,取代的是用各種類型的硬木製成,以腸弦或尼龍串起來並以指尖彈奏。雖然有部分男性與男孩彈奏豎琴,但是女孩及兒童才是主要的豎琴傳承者。相關豎琴彈奏技藝的傳承,是透過聽覺和/或以藝術音樂風格中的符號,並且早期金屬絲弦豎琴的當代代言人也承載了珍貴的音樂遺產;當代的腸弦豎琴演奏者保存了歷史曲目,並且在回應日益創新的豎琴風格下同時確保了它的連續性。過去六十年來,民眾體認到豎琴在愛爾蘭人的身份、語言和文化中的地位,已喚起人們對豎琴演奏的興趣,目前這項傳統傳承的人數約有1500人,而且數字仍穩定成長。豎琴演奏也幫助人們接納多元性並彌合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