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高大宜的民俗音樂遺產守護概念
Safeguarding of the folk music heritage by the Kodály concept
高大宜的民俗音樂遺產守護概念
過去一百年來,高大宜對於守護傳統民俗音樂所提出的概念成功地發揚、傳承,以及紀錄了不少匈牙利內的地區音樂文化,此外亦幫助了許多海外社群達到類似的目的。身兼研究家、作曲家與教育學家的佐爾坦‧高大宜在匈牙利科學院的支持下發展出了一套概念,這套概念倡導:透過主流教育與民間團體讓所有人都能輕易接觸傳統民俗音樂;鼓勵相關社群將音樂納入日常生活;同時利用地區化與國際化的策略進行音樂紀錄與研究;共存並進的音樂教育、研究、創作,與社群文化;尊重所有的音樂傳統。這個概念從 1945 年起開始與學校課程結合,並藉此鼓勵學生參與傳統文化,讓小學、中學,以及高等教育的學生都能學習傳統歌曲與了解傳統的重要性。此外,音樂的傳承者、民間團體、以及匈牙利音樂學研究所(擁有 15,000 小時的民俗音樂錄音與 200,000 個從一千多個聚落蒐集而來的旋律)、高大宜學院、國際高大宜音樂學會等文化機構也透過高大宜的概念來記錄傳統的音樂文化。他們在國際間推廣的概念與學術計畫更吸引了超過六十個國家參與。最後,守護音樂的概念也啟發了藝術家們將作品與民俗音樂結合。
相關連結
UNESCO
過去一百年來,高大宜對於守護傳統民俗音樂所提出的概念成功地發揚、傳承,以及紀錄了不少匈牙利內的地區音樂文化,此外亦幫助了許多海外社群達到類似的目的。身兼研究家、作曲家與教育學家的佐爾坦‧高大宜在匈牙利科學院的支持下發展出了一套概念,這套概念倡導:透過主流教育與民間團體讓所有人都能輕易接觸傳統民俗音樂;鼓勵相關社群將音樂納入日常生活;同時利用地區化與國際化的策略進行音樂紀錄與研究;共存並進的音樂教育、研究、創作,與社群文化;尊重所有的音樂傳統。這個概念從 1945 年起開始與學校課程結合,並藉此鼓勵學生參與傳統文化,讓小學、中學,以及高等教育的學生都能學習傳統歌曲與了解傳統的重要性。此外,音樂的傳承者、民間團體、以及匈牙利音樂學研究所(擁有 15,000 小時的民俗音樂錄音與 200,000 個從一千多個聚落蒐集而來的旋律)、高大宜學院、國際高大宜音樂學會等文化機構也透過高大宜的概念來記錄傳統的音樂文化。他們在國際間推廣的概念與學術計畫更吸引了超過六十個國家參與。最後,守護音樂的概念也啟發了藝術家們將作品與民俗音樂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