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農樂,大韓民國的社區音樂、舞蹈及儀式
Nongak, community band music, dance and ritual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農樂,大韓民國的社區音樂、舞蹈及儀式
方
位|
北緯35.90度 / 東經127.76度
農樂一種衍生自社區儀式和鄉間娛樂的流行表演藝術。它已經發展成為韓國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藝術,結合打擊樂團,有時配合管樂器、遊行、舞蹈,戲劇和雜技。當地農樂表演者在安撫神明、驅趕邪靈、春天祈求豐收、秋天慶祝豐收的節日,在社區的活動期間身著五顏六色的服裝,表演他們的音樂和舞蹈。農樂有鮮明的地域風格,一般以五個文化重鎮來區分。在每個區域內,樂隊的組成、節奏和服裝,每個村莊皆不相同。舞蹈包括編舞隊型和飄帶舞蹈,而演員戴著面具和奇特的服裝也表演逗趣的短劇。雜技包括轉餐盤和對坐在成人表演者肩膀上的兒童舞者表演模仿的滑稽動作。民眾透過觀察和參與演出來熟悉農樂,而社區團體和教育機構在教導及傳授中不同的元素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樂有助於加強社區的團結與合作,並在社區成員之間建立共同的認同感。
相關連結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00011&,RL=00717
農樂一種衍生自社區儀式和鄉間娛樂的流行表演藝術。它已經發展成為韓國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藝術,結合打擊樂團,有時配合管樂器、遊行、舞蹈,戲劇和雜技。當地農樂表演者在安撫神明、驅趕邪靈、春天祈求豐收、秋天慶祝豐收的節日,在社區的活動期間身著五顏六色的服裝,表演他們的音樂和舞蹈。農樂有鮮明的地域風格,一般以五個文化重鎮來區分。在每個區域內,樂隊的組成、節奏和服裝,每個村莊皆不相同。舞蹈包括編舞隊型和飄帶舞蹈,而演員戴著面具和奇特的服裝也表演逗趣的短劇。雜技包括轉餐盤和對坐在成人表演者肩膀上的兒童舞者表演模仿的滑稽動作。民眾透過觀察和參與演出來熟悉農樂,而社區團體和教育機構在教導及傳授中不同的元素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樂有助於加強社區的團結與合作,並在社區成員之間建立共同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