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複音音樂
Albanian Folk Iso-Polyphony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複音音樂
低聲複音音樂是阿爾巴尼亞的民間傳統曲調,大部分村莊小鎮皆擁有地方樂團。主要表演風格分為南北二種:北阿爾巴尼亞黑格斯人(Ghegs)風格,以及南阿爾巴尼亞部的托斯克斯人(Tosks)和來布斯人(Labs)風格。具三項特徵:兩部獨唱,一主旋律和伴隨合唱的對位旋律。
",Iso",一詞與拜占庭教堂背景音樂(ison)有關,特指低聲部合音。表演時,托斯克斯人採疊次呼吸,以類似「欸」的發音使低音持續不斷;來布斯人有時以具節奏的音調伴隨歌詞演唱。主要由男性表演,廣泛應用於婚禮、喪葬、豐收慶典、宗教儀式與節慶,例如位於南阿爾巴尼亞著名的世界遺產古城--吉諾卡斯特拉城(Gjirokastra)的民俗節慶。
近來文化旅遊風潮崛起,研究力量投入,提高了人們對這項傳統的重視,然而,傳統仍不敵貧窮、法令闕漏、演出者的財務窘迫、以及歌曲與技巧傳承的威脅。年輕人口也不斷自農村外移至大城市或國外,境況更顯孤危。鑑此,目前阿爾巴尼亞低聲複音音樂藉由專業民俗音樂藝術家傳承、維持,而非僅依賴家庭系統。
相關連結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RL=00155
低聲複音音樂是阿爾巴尼亞的民間傳統曲調,大部分村莊小鎮皆擁有地方樂團。主要表演風格分為南北二種:北阿爾巴尼亞黑格斯人(Ghegs)風格,以及南阿爾巴尼亞部的托斯克斯人(Tosks)和來布斯人(Labs)風格。具三項特徵:兩部獨唱,一主旋律和伴隨合唱的對位旋律。
",Iso",一詞與拜占庭教堂背景音樂(ison)有關,特指低聲部合音。表演時,托斯克斯人採疊次呼吸,以類似「欸」的發音使低音持續不斷;來布斯人有時以具節奏的音調伴隨歌詞演唱。主要由男性表演,廣泛應用於婚禮、喪葬、豐收慶典、宗教儀式與節慶,例如位於南阿爾巴尼亞著名的世界遺產古城--吉諾卡斯特拉城(Gjirokastra)的民俗節慶。
近來文化旅遊風潮崛起,研究力量投入,提高了人們對這項傳統的重視,然而,傳統仍不敵貧窮、法令闕漏、演出者的財務窘迫、以及歌曲與技巧傳承的威脅。年輕人口也不斷自農村外移至大城市或國外,境況更顯孤危。鑑此,目前阿爾巴尼亞低聲複音音樂藉由專業民俗音樂藝術家傳承、維持,而非僅依賴家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