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2215 累計瀏覽人次:4840219 / 星期五 2024/4/26
世界遺產趨勢
臺灣潛力點
非物質遺產
世遺18
檔案下載
案例計畫
公約條款
文化資產法規
國際組織
瀕危遺產
調查研究
其他
目前瀏覽:文化遺產 回列表 上一則 下一則
  • 【亞洲】法隆寺地區佛教建築群與古都奈良文化財

    世界遺產雜誌01期

    法隆寺地區佛教建築群與古都奈良文化財

     
    文∕曾健洲
    圖∕曾健洲.蔡侑樺
     
     
    法隆寺地區佛教建築群
     
    一千四百年前,聖德太子遠離飛鳥之都在奈良縣近郊的「斑鳩里」建立起他的宮殿,也紮下了日本佛教文化根基。「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群」的範圍包括了法隆寺、法起寺、法輪寺、中宮寺,其中特別是由聖德太子所創建的法隆寺,以及遵照太子的遺言在岡本宮殿舊址所建造的法起寺寺院建築,這是現今公認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群。這些建築群正傳達著當時飛鳥時代的建築式樣,也因為跟六世紀以前中國的建築式樣有著共通點,亦可窺探出當時兩國的文化交流。因此「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群」不僅在日本的佛教史、文化史的研究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世界文化史的研究上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遺產。1993年12月正式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日本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背景
     
    相傳法隆寺是在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天皇和聖德太子繼承了用明天皇的遺志所創建的古剎。在這面積約十八萬七千平方公尺的法隆寺院,主要是由兩處伽藍所組成的,分別是建有金堂和五重塔的西院伽藍,以及以夢殿為中心的東院伽藍。主要的建築物包括七世紀末到八世紀所建造完成的法隆寺西院金堂、五重塔、中門、迴廊、經藏、東室、食堂、東大門以及法隆寺東院的夢殿、傳法堂等十棟建築物。
     
    距離法隆寺東方約七百公尺遠的法起寺是舒明十年(638),遵照著聖德太子的遺言由太子的長子山背大兄王所建立的寺院。慶雲三年(706)完成的三重塔,是法起寺院內中從創建當時到現在唯一留下來的建築物,更是現在日本保存最古老而且是規模最大的三重塔建築。這兩座寺院因為幾乎沒有受到戰火的破壞,寺院內的建築物、佛像、工藝品等從飛鳥時代所流傳下來的龐大寺寶,至今還完整的保留著。
     
    法隆寺佛教建築群不僅有現今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物,寺院建築物的配置與彼此相互之間的關係,從創建當時到現在幾乎沒有被改變,甚至西院伽藍裡東邊的金堂與西邊的五重塔,以及包圍他門的迴廊與中門等這樣的配置關係被稱為「法隆寺式伽藍配置」並成為日本後世寺院建築的典範,影響寺院格局非常深遠。
     
     
    建築式樣與歷史價值
     
    法隆寺佛教建築物群不單只是古老而已,從他的建築式樣以及歷史價值來看,有著非常高的遺產價值。特別是寺院裡包括金堂、五重塔的配置與整體的設計,還有寺院建築物裡類似古代希臘建築式樣圓弧飽滿的柱身,以及雲形昂和斗拱等細部所呈現出來的意匠等,這在之後的奈良時代寺院建築上是看不到的,是今日傳達飛鳥時代建築式樣的一個重要的建築物。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建築物所呈現出來的意匠以及式樣與六世紀以前的中國寺院建築有著共同的特色,所以藉由法隆寺建築群可以證明當時兩國頻繁的文化交流。另外,法隆寺和法起寺因與六世紀從中國傳來佛教,使佛教文化在日本扎根並興榮興盛被後世尊稱為日本佛教之始祖的聖德太子有著深厚的淵源,就這一層的深厚關係所以這兩個寺院在日本的佛教史上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這也是被視為有著高度遺產價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隆寺地區佛教建築群Buddhist Monuments in the Horyu-ji Area
        點:奈良縣Nara Prefecture
    登錄年代:1993
    登錄標的:N34 37 E135 44
    登錄項目:( i ) (ii) (iv) (vi)
     
     
    古都奈良文化財
     
    從和銅三年(710)的平城遷都開始到延曆三年(784)間是日本的首都也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的古都奈良,因為與中國唐朝的頻繁交流,在這個時期促使了日本文化的發展進而完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更因當時的遣唐使所帶來了許多璀璨絢爛的絲路文化,影響日本至深。雖然在這之後首都遷往平安京(今京都市),但是奈良並不因此而有所衰退,更轉以扮演著宗教中心的角色而持續的繁榮興盛。在今天的古都奈良,可以敘述著那一段歷史的神社、寺院、宮殿等建築物至今還保留的非常多,在世界文化史的研究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1998年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為名登錄於世界文化遺產的物件總共有八件。這八件除了「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元興寺」、「唐招提寺」、「藥師寺」六件有名的古寺院之外,其餘兩件分別是古代宮跡遺構至今還保留非常完整的「平城宮跡」以及與春日大社一起被登錄於世界文化遺產,視山巒與一切的自然為神祇傳達著固有的神道教思想並守護著春日大社的「春日山原始林」。
     
     
     
    唐招提寺裡的經藏、寶藏,是日本最古老的校倉
     
    古都奈良文化財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
        點:奈良縣/ Nara Prefecture
    登錄年代:1998
    登錄標的:N34 40 32 E135 50 22
    登錄項目:(ii) (iii) (iv) (vi)
     
     
    東大寺
     
    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為祈求救濟眾生虔誠禮佛之地
    天平勝寶四年(752)大佛開眼。現在的寺院於寶永六年(1709)重建。華嚴宗大本山
     
    東大寺是為「奈良大佛」鎮座之寺。天平五年(733)由良弁僧正所建立的金鐘寺為其開端,之後於天平十三年(741),因受聖武天皇之命改定為大和國分寺並稱為金光明寺。於天平勝寶四年(752)大佛開眼後寺院進行重整,因寺院位處於平城京的東邊,所以改稱為東大寺,並在這個位於若草山簏寬闊且綠意盎然的寺院內興建了大佛殿、鐘樓、二月堂、三月堂(法華堂)、正倉院、戒壇院等日本國寶以及重要文化財建築物。
     
     
    東大寺大佛殿
     
    唐招提寺
     
    帶來佛教戒律與唐朝美術的鑑真和尚的長眠之地
    天平寶字三年(759)建立。763年講堂移築。律宗總本山
     
    天平十三年(741)因為聖武天皇下了國分寺建立的詔令之後,全國各地紛紛建立了國分寺,僧侶也因此激增並出現許多不遵守戒律,不讀經書的僧侶。所以為了講授僧侶戒律,欲招聘「授戒傳律」的講師。因此聖武天皇就派遣僧榮叡赴唐,並花了十二年的時間,說服唐朝名僧—鑑真和尚渡日講授佛教戒律。天平寶字三年(759)做為律宗的總道場設立了戒院,此為唐招提寺的開端。當時有唐律招提寺、唐寺、律寺等稱呼,直到天皇下了親筆的「唐招提寺」匾額才定名。目前為了迎接2010年創建一千三百年,正在進行金堂的解體修復工程。
     
     
    興福寺
     
    伴隨著藤原氏邁向盛隆盛世的春日山簏的壯大名剎
    和銅三年(710)創建。平安時代以降,反覆的燒毀、重建一直到現在。法相宗大本山
     
    以有名的阿修羅像為首,收藏許多國寶佛的古寺,位於登大路和三條通之間廣闊的松林之中。今天為了迎接2010年創建一千三百年,正在進行中金堂的重建工程。由藤原鎌足在自己的宅邸所建立的山階寺為其開端,之後遷移到飛鳥改稱為厩坂寺,到了平城遷都之際再由藤原不比等將寺院遷移到現址並改稱為興福寺。
     
     
    興福寺院裡南北並列的五重塔和東金堂
     
     
     
    春日大社
     
    祭祀乘坐白鹿到訪的神祇,與藤原氏有淵源的大社
    神謢景雲二年(768)創建。昭和二十一年(1946)由春日神社改稱為春日大社
     
    和銅三年(710),藤原不比等將氏祖神「武甕槌命」由常陸(現茨城縣)的鹿島神宮勸請到這裡,因傳說藤原的氏祖神當時是乘坐白鹿來到春日大社,因此將鹿視為神聖的動物。今天在東大寺春日大社附近會看到許多的鹿群,其實就是春日大社所飼養的。位於春日山簏上鮮亮的朱紅社殿以及許多並列於參道兩旁的石燈籠和迴廊上的吊燈籠傳達著別於一般神社的典雅氛圍。
     
     
    元興寺—極樂坊
     
    日本第一個真正的寺院
    寬元二年(1244),元興寺改建並建立極樂坊。室町時代成為獨立的寺院。真言律宗
     
    元興寺的歷史有點複雜。當佛教傳到日本約半世紀後的596年,在今天的明日香村建立了元興寺(飛鳥寺)。這個由蘇我馬子所建立的日本最古老最正統的飛鳥寺,又藉著平城遷都的機會,於718年遷移到新都內並成為南都七大寺之一,之後於平安時代改建了一部分的僧坊並建立了極樂坊。到了室町時代,極樂坊決定從衰退了的元興寺脫離出來,獨立成為一個正宗淨土信仰的寺院。獨立出來的極樂坊,雖然還是繼續沿用元興寺的寺號,但為了有所區別一般都還是稱之為「極樂坊」。寺院裡的本堂和禪寺至今還保留著。
     
     
    藥師寺
     
    天武天皇為祈求母后的病情能夠痊癒所建立的寺院
    天武九年(680)建立發願。養老二年(718)遷移到現地。法相宗大本山
     
    為新舊兩個三重塔所並列組成的西京名剎。藉由天武天皇的發願,在藤原京所創建的藥師寺,於養老二年(718)遷移到現地。現在的藥師寺院裡唯一是創建時期的建築物只有東塔(國寶),金堂、西塔、中門、大講堂等都是近年所相繼完成的建築物。由於這些建築物的相繼完成,喚醒了華麗的藥師寺式寺院格局,並成為日本寺院建築配置的典範。
     
     
    平城宮跡
     
    治理著十萬人口的都市,充滿活力的平城京中樞機關
    和銅三年(710)建設。延暦三年(784)遷都長岡京,昭和三十年(1955)挖掘開始,第一次太極殿重建工程進行中。
     
    在奈良時代做為首都平城京的中樞機關的平城宮裡建有太極殿以及許多皇公貴族的宅邸。在這一片寬廣的土地上,昭和二十七年(1952)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跡,並公開一部分已挖掘整理出來的宮跡遺構。現在為迎接2010年的平城遷都一千三百年,正在進行第一次太極殿的復原重建工程。
     

    平城宮跡的珠雀門和世界遺產登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