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寧鄉- 佈滿彈孔遺跡的北山洋樓。 攝影/ 莊信賢 □ 金沙鎮后嶼- 反登陸軍事設施。攝影/ 莊信賢 □ 金門水頭古厝群- 得月樓。金門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金門戰地文化 Kinmen Battlefield Culture

地理地位

地處福建省東南方廈門灣內,東距臺灣約277公里,西距廈門外港約10公里,總面積150.456平方公里。

特色

金門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發展留下豐富的古蹟文物、傳統聚落、戰地文化及自然資源。作為保障國家安全之第一防線,長期的戰備使金門列島處處可見防禦工事,從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到蔣介石的「反共復國」,一次次的戰火洗禮,皆留下深深的歷史痕跡;冷戰時期,作為民主世界與共產政權的最前哨,金門實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金門戰地文化是全世界從「熱戰」到「冷戰」,以致於邁向目前「和平共處」階段,保存最完整、最佳的示範點,更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戰爭文化景觀。
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1995年10月成立金門國家公園,是臺灣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地文化為主,並兼具自然生態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

從潛力點看世界

  金門戰地文化 廣島和平紀念館
國家 臺灣 日本
入選潛力點時間(左)
登錄世遺時間(右)
2003年 1996年
歷史年代 金門的開發最早始於晉代 原爆圓頂館於1915年建成
特殊價值 由戰爭走向和平,保存最完整、最佳的示範點,更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戰爭文化景觀 祈禱永久和平的世界遺產
文化背景 冷戰時期,作為民主世界與共產政權的最前哨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地

心之旅

無論戰爭的開始是什麼理由或信念,不論戰爭結束的勝與敗。我們歷經戰爭洗禮過後,能留下什麼?這個問題,在金門建築與文化中一一忠實呈現。遠可追溯至明清時期,近可記錄國共內戰。對民國40至60年代的臺灣而言,金門的地理位置不僅僅顯示在地圖上,也是存在心中一個固若金湯的堡壘,有著前線的防衛,臺灣才能有穩定發展的基礎。而今,兩岸交流中,金門仍是最前線,扮演的角色仍是交流的匯聚點。
二次大戰全世界幾乎有2/3的國家參與,全球用各種方式記錄這一段歷史,是為了讓後世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金門戰地文化具有代表性,記錄戰爭的事實與殘酷。現在,金門所呈現的是和平共處所帶來的繁華與希望,兩相對照的歷史,足以代表世界和平的縮影。

文化小博士

「風獅爺」鎮守在各村落的風口,為金門村落的守護神,堪稱金門島最重要的人文圖騰之一。大致可以分成三種,一種座落於聚落村口,另一則矗立在屋頂上,第三種則嵌置在牆壁之中,設置的目的在鎮風、止煞、避邪和祈福,起源則與金門早期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

百科小博士

1966 年開挖的翟山坑道是金門戰備工事偉大的傑作與歷史見證,位於古崗東南方,主要供登陸小艇回轉、運補使用。工事分為坑道及水道兩部分,坑道全長約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呈A字型,總長約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可容納小艇42艘─坑道壁上繪有小艇停泊處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