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214 累計瀏覽人次:4857206 / 星期一 2024/5/6
世界遺產趨勢
臺灣潛力點
非物質遺產
世遺18
檔案下載
案例計畫
公約條款
文化資產法規
國際組織
瀕危遺產
調查研究
其他
目前瀏覽:非物質文化遺產 回列表 上一則 下一則
  • 臺灣第一香國家重要民俗─西港刈香

    世界遺產雜誌06期文∕張玉姍 圖∕黃丁盛

     
    臺灣第一香
    國家重要民俗──西港刈香
     
    文∕張玉姍    圖∕黃丁盛
     
    「西港刈香」今年獲文建會指定為國家級的民俗活動,這是臺南縣史上第一個具國家認證的無形文化資產。
     
    每隔3年一次的宗教大典,在今年第76屆已丑香科登台之際,已緩緩邁入225年的歷史大關了。今年特別不一樣的是,文建會就在數月前,繼雞籠中元祭之後,審議公告「西港刈香」為一項重要民俗。各路返鄉人潮、香客、媒體、政要人員,無不紛紛擠進臺南縣西港鄉的小漁村,親眼目睹聲名大噪的「臺灣第一大香」。
     
     
    刈香(臺語發音)在民俗節慶中指的是大廟的神明出巡境內各個角頭,而境內的大小廟宇也派出香陣及神明來參與,共同巡視神明所轄的地方,與台灣各地也十分盛行的進香活動,主要差異在廟宇位階的不同。「西港刈香」活動最早始於清乾隆年間,一位村民在曾文溪畔的「十八欉榕凹湖仔」,發現一艘書寫「代天巡狩」的王船漂來,遂聯合附近十三庄舉行驅邪遶境的習俗。後來因為水災,改由西港慶安宮接辦「請水」儀式。道光27年(1847)為了慶祝慶安宮廟宇重修落成而舉行慶成王醮和擴大遶境,由此科加入了王船祭,形成香醮合一獨特的信仰模式,「西港仔堡」的祭祀圈逐漸成形。在掌握了刈香大權之後,「請水」地點由「十八欉榕凹湖仔」改往主神天上聖母的分靈地──北汕尾鹿耳門媽祖宮(天后宮)尋求正統地位,儀式大致已定。
     
     
     
    人人手持「媽祖蔭香旗」,齊跪大廟埕恭候迎駕。在神轎和千百善信的簇擁下,穿過三川門,恭迎西港媽祖出轎
     
    刈香儀典的大致內容
     
    整個大祭的起頭戲,由每科前一年的「請舟參」儀式展開。此時,造船師父開始動工,每次起造曠日費時,待舉行過「安龍目」、「安崁巾」、「安樑頭」、「進水出澳」等儀式供人膜拜後,更準備在建醮圓滿、刈香結束之日,恭送千歲爺回天庭奏禀功果。而每晚的打更鼓,則一直持續到刈香遶境結束,聯繫著各庄各廟夜裡操練,維持自組陣頭「入館」、「探館」、「開館」、「謝館」百年不斷的傳統禮數。在農曆四月舉行完「三朝王醮」、「南巡」、「請媽祖日」由道士團操刀的儀式後,交由衍生至今已有96村的鄉民、60幾頂的神轎、約50來團的陣頭組成龐大的刈香遶境,並有開路先鋒──蜈蚣陣連3天上場,是整個香科大醮典的重頭戲。
     
    王醮儀式以「請王」為始,「送王」為終。在刈香進入第三天,從王府到王船廠,便陸續為「送王」做準備。行過「宴王」、「點艙」之儀,再作「拍(打)船醮」,目的是為王船點召兵馬眾將打通航道開水路,好讓王船升火待發。祭儀正式開始,先行啟錨出澳,由王船長等人合力拉起船錨,並將下錨用的大水缸向前傾倒潑地,表示潮水已到。想要拉船送王的信徒,只待啟航號令一下,齊力向著南海埔的王船地出發。此時天空拋撒著大量的金紙,待出航時刻已到,「五主會」便分頭點燃金紙,熊熊火焰伴隨王船出航了。
     
    從兩百年前迎祀「十二瘟王神」,村民便利用熾熱的火焰燒去所有瘟病、厄運、苦難、戰爭,藉此獲得一次又一次的重生。如此橫跨了清末、日治時期漫長的香路,即使人遷庄變,在今天依然有成千上萬的百姓,懷抱純淨的信仰前去朝聖,他們就是精神文明最重要的保存者。這強大而真實的信仰,悄然成形為無形文化資產,蘊生出臺灣香醮信仰形態最傑出的代表,同時顯現漢族移民文化構成自發性陣頭的民俗風采,並擁有豐富的地方特色及藝術成就。
     
    參與蜈蚣陣的孩童,年紀通常是512歲之間,每位孩童必須穿戴花花綠綠的戲服,但是只需端坐其上,不用表演任何技藝。由於根據流傳在民間的習俗,參與蜈蚣陣的孩童可得到平安、健康與智慧,因此父母多半趨之若鶩。
     
    標誌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的意義
     
    經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原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辦理訪查、審議並作指定公告,「西港刈香」正式升格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由依附在上萬民眾信奉的宗教信仰,轉而納入國家保存維護體系,主要考量的是,近數十年間面對快速的全球化和社會變遷的衝擊,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損壞、消失和破壞的嚴重威脅。1950年代的日本,率先提出了無形文化財的概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而在2003年推動簽訂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著重在尊重各群體文化,提高對相互遺產鑑賞的重要意識,並視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都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並且,將其定義為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節慶、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幾類。國際間為了確實保護遺產,擬定了必要的措施,包括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建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承傳(主要透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期盼建立具有相對約束力的保護機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已有90項(原稱「人類口述與無形文化遺產代表作」),其分佈多半位於南美洲和非洲等未開發地區,這和以往世界文化遺產多偏向歐洲文明有所不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於遺產之間的平衡發展,提高對開發落後國家文化的認識。目前申報的情形可以區分為兩個類型:已開發國家的遺產價值大多備受肯定,並擁有極高的族群意識;但在未開發國家當中,許多被提名的遺產多是面臨瀕危的命運。此外,非物質遺產的分類當中,目前仍以擁有廣大參與群眾、傳承者,並和大眾生活習性相關的社會風俗節慶類佔申報比例的最大宗;其次是宗教信仰儀式性的表演藝術;最後則是因應生活的傳統知識。然而,也有類似像韓國皇陵祭祖儀式和祭祀音樂,因為國內多數信奉基督教而遭到社會反對的案例,值得參考。
     
    「燒王船」、「做醮」、「進香」也是屬於民間特有習俗,充分反應臺灣宗教信仰本土化的顯著特質。最特殊的是燒王船的儀式,為臺灣王爺信仰活動的典型代表,過去中國只有將王船沿著河水送王的「遊地河」儀式,但在臺灣則是打造精緻的王船再將其火化,恭送王爺回天庭,稱為「遊天河」。伴隨祭典而來的陣頭、藝閣規模之多樣,都是臺灣民間信仰活動傳承發展的創新和本土化的優點。中國大陸在經歷過文革的摧殘,已流失了太多的宗教節慶,這些文化、藝術無法不依存在廟會之上,但大陸已失去「載體」,便無從追回了。
     
    當前,臺灣迫於國際地位的不明確,始終無法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活動。在尋找自身文化的根本時,又常陷於族群對立的分化當中空轉。然而,臺灣文化本來就是因各族群的多元發展而結合成形,去掉任何一塊都會流失真正的本體。在傾向文化去中國化之時,更應該領悟到,臺灣自大陸傳進的移民信仰,經過長年累月的試煉,早已深入在地的生活習俗並超越原鄉的信仰規模。「西港刈香」就是其中的典範,每科所需要的王船,是由人民自發性建造,其精湛而華美的造船技術,充分反應出臺灣民間社會的精神凝聚力,亦兼具有相當的文化內涵。王船已成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展示品,有助於社會大眾對民間信仰建立起基本的認知與適切的宗教觀念,啟發更進一步的深入探索。
     
    參考資料:
     
    1. 黃文博計畫主持,《台南縣民俗活動「西港仔香」各庄廟有關文物調查報告》,臺南縣新營市: 南縣府,2008。
    2. 黃文博,《南瀛刈香誌》,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3. 方淑美,〈臺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4. 洪孟啟計畫主持; 郭麗敏協同主持,《國際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資產認定及在地行動研究計畫》,臺北市:國際民間藝術組織臺灣分會, 2005。
    5.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聯合國教育科學組織,2003。
    6. 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jw!n9J8Kb2fGRmlM4PhiQ3UL4t4/
    7.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民間信仰篇網站http://info.nmns.edu.tw/f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