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首頁 * 網站導覽 *
今日瀏覽人次:1740 累計瀏覽人次:4832786 / 星期二 2024/4/23
世界遺產趨勢
臺灣潛力點
非物質遺產
世遺18
檔案下載
案例計畫
公約條款
文化資產法規
國際組織
瀕危遺產
調查研究
其他
目前瀏覽:文化遺產 回列表 上一則 下一則
  • 海權時代與殖民文化遺產的多元文化思維

    世界遺產雜誌03期圖.文/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

     
    海權時代與殖民文化遺產的多元文化思維
     
    圖.文/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在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中,有些國家曾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受到其他國家的殖民,而其國家內的文化遺產,往往也因為曾受到別的民族或國家的殖民,產生文化混合的現象。所謂的殖民,一般的定義都是指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越過自身原有的邊界而在原來非屬於自己國家的領土上,建立一個行政機構,藉以管轄當地百姓,並對外延伸其主權的行為。一個被殖民地區的原有住民基本上是被動的被當地的殖民政府直接統治,只有少數可以自由搬遷至其他地區。如果依這樣的定義,殖民這件事並不是近代才發生,早在西元前希臘人就曾殖民今日的義大利及土耳其,並且建立不少的設施,這些被殖民城市的建設,今日多已成為文化遺產。當然,十五世紀以來興起的海權國家,對於今日世界的政治文化板塊,影響至深。面對殖民這種現象於文化遺產上的一些課題,人們應該如何來看待呢?殖民文化遺產及非殖民文化遺產間,又有那些不一樣的特質?本文將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探討殖民文化遺產的幾項值得關注與深思之處。
     
    異質文化共存的營建環境
     
    所有殖民城市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在營建環境(built environment)中會同時存在著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不同的建築物,這種異質文化共存的營建環境,往往是這些城鎮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其實,在曾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的台灣,人們應該很容易體會到這個現象。作為一個殖民者,日本政權在統治台灣之後,當然不會放棄引入各種日本文化,以期在殖民地上形塑母國文化,在文化上是如此,在建築上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政治意涵、文化意涵、懷鄉情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各種不同日本風格的建築也於日治時期開始傳入台灣。在當時,神社、武德殿、傳統佛寺、日本劇場、日本宿舍、日本旅館、料理店及日本花園中都很容易可以看得到呈現日本色彩的東洋風情,而其他建築中也有局部使用日本風格的情況。同樣的,曾被西班牙人殖民過的許多地區,包括美國南部(如新墨西哥州的聖塔非)及中美洲許多城市(如瓜地馬拉安地瓜),西班牙風格的行政建築與宗教建築,已經是這些地區共同的特色。這些帶有異質文化的建築,有的在式樣上純度非常的高,有的則會與當地的形式共存。在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澳門,著名的大三巴及一些教堂,甚至是墓地,也都是在這種脈絡下產生的。
     
    澳門大三巴牌坊
     
    多元文化共存的無形文化遺產
     
    除了有形的營建環境之外,殖民文化遺產最錯綜複雜的莫過於殖民母國與殖民地文化混合後所產生的多元無形文化遺產。包括不同族群的通婚,語言、食物、民俗、宗教、信仰、服飾以及許多傳統工藝,都可能因為殖民的關係,不知不覺中產生混合進而吸收混生。也往往因為這種現象,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都變得更加的豐富。在中美洲馬雅人的部落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儀典與天主教的圖騰並存,也可以看到傳統的薩蠻信仰,與天主教信仰在聚落中共存。在日本,長崎地區曾為荷蘭人所駐居,他們也依此發展日本的西洋文化,遠近馳名的「長崎蜂蜜蛋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開發出來。事實上,文化融合的情況在台灣也很容易被觀察到。台南地區的傳統建築工藝中,常常可以見到一種特殊的「壁鎖技術」,一般也稱為鐵剪刀,就是由荷蘭人傳入的歐洲建築工藝。在台灣南部的語言中,更存在著一些衍生自荷蘭語的外來語,更不用說日本人殖民台灣五十年,對台灣文化帶來的影響。
     
    台灣日本殖民時期建立的佛寺-花蓮慶修院
     
    包容多元文化表現的保存策略
     
    現代保存觀念興起之後,文化遺產的保存維護已成為文化論述的一部份,其中如何保存不同文化與族群間的文化遺產,也成為關注的對象。殖民者的文化對於被殖民者來說,往往會存在著「認同」與「排斥」的雙重性格。不同的認知也往往造成文化遺產保存上的重大差異。以西班牙為例,在經歷摩爾人統治數百年之後,摩爾人的文化與成為西班牙不可切割的一部份,而西班牙境內的文化遺產,就有多處是與摩爾人息息相關,有名的阿爾罕布拉宮就是最好的例子。相對於西班牙對過去之「統治者」採取包容與認同的態度,曾經遭受日本人統治的韓國人在前幾年則採取完全相反的保存策略,他們認為日本人統治期間所興建的建築是一種國恥,進而有計劃性的加以拆除,日本於首爾的總督府被刻意拆除就是在這種排斥殖民者的心態下所造成。事實上,台灣在1992年以前對於日本殖民者所興建的建築也有許多人常以恥辱之名而將之拆毀,不過在歷經桃園神社、台南地方法院等多次保存事件後,現今多數人已經擁有可以接受殖民者之物為文化遺產的態度了。
     
    也許有人還是會問,面對殖民文化遺產時,究竟有無更明確的指引,若只依照保存者的自由心證,還是無法完全確保殖民者的文化遺產在日後由被殖民者加以保存。雖然在目前的相關國際文獻中並無對此有任何明確的規範,但是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過的「文化表現多樣性保護與推廣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中,卻可以找到一些線索。此公約的第一條就開宗明義的指出公約的目的是要保護與推動文化表現的多樣性,同時也要鼓勵不同文化間的互動與對話。藉由多元文化的保存策略,過去的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將可以共同珍視不同時空下的文化遺產。
     
     
    尊重不同時期文化遺產的修復策略
     
    面對殖民文化遺產修復時,最大的課題將是斷代的問題,對於殖民者所遺留下來的建築,究竟應如何面對。一如前述,在策略上,我們應該鼓勵一種包容尊重的態度。在實際修復時,自然也應該尊重不同時期,包括殖民時期之物。從時間的觀點,人類在文化遺產上是否可以保持連續性(continuity)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因為現代城市中所需要的是歷史的連續性,而不是一些被孤立的歷史時段。專業的修復人員,在面對殖民文化遺產時,一定要認知到不能以意識型態來決定歷史之物的去留,更不能因為對殖民者有偏見,以致於在時間點上被斷代於某個特定的年代。
     
    事實上,面對不同年代的物件該有的態度早在1964年國際上通過遵行的《威尼斯憲章」第十一條中有著非常明確的指陳:一處紀念物中的建築中所有時期明確的貢獻都應該被尊重,因為式樣的統一並不是修復的目的。當一棟建築包含有不同時期累積的結果時,除非擬加以去除的部份不具有重要性,擬使之顯露出來的某時期的材料又極具歷史、考古或美學價值,而其保存狀況良好足以支持,將現況被隱藏的狀態顯露出來才被視為是正當的。類似的論點也存在於1982年保護歷史性景觀的《佛羅倫斯憲章」。在此憲章的第十六條中指出:修復之作必須尊重花園演化過程中連續階段之結果。原則上,不可以有任何時代被認為比其它任何時代更好,除非是在受損或破壞的程度影響到一座花園的某些部位,而當依現存的線索或者是無懈可擊之文獻証據決定重建時之特殊情況。同樣的,本身曾為法國人及英國人殖民,目前已列名世界遺產的魁北克在1982年通過的《魁北克遺產保存憲章」第四條之二,也明白的指出:每一個歷史時期之重要貢獻必須要受到尊重。魁北克憲章的精神也可以從近年它努力的想挖掘出更多的殖民時期遺構中得到驗證。
     
    魁北克殖民時期建築遺構挖掘展示現場
     
    結語

    最近,台灣拍攝的電影「海角七號」在台灣引發觀賞的熱潮,此片除了有濃烈的台灣風土特色外,其中也蘊含著台灣被日本殖民的一些文化思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殖民主義是一個現象。雖然有學者將之定義為實質上是一個比較強勢國家直接干預比較弱勢國家文化系統的現象,但它卻也無可避免的帶來文化的撞擊。從文化遺產的角度來看,殖民文化遺產與非殖民文化遺產並無強勢與弱勢之分,也不應該有價值觀上的偏見,因為二者都是人類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部份。當被殖民地區的人民經過一段時間的被殖民,開始熟悉殖民者的文化並且將之視為自己文化的一部份時,部份殖民者也可能吸收被殖民者的文化,在家大啖殖民地的飲食,穿起殖民地的服飾時,我們可以說看到了文化包容與吸收的能力與能量。